作者:邢海洋
2020-06-17·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5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邢海洋)
奥运会赛事基本结束,只待闭幕锣鼓,高企的北京酒店价格也恢复常态,由三四倍于日常价格回到原地。早在房价回归前,奥运概念股甚至就已经过犹不及地回落,首旅股份拥有民族饭店和京伦饭店两家奥运签约酒店,从奥运会开幕前的20元跌落到闭幕前的12元,而只拥有3家连锁商务酒店的中青旅股价也从16元回落到9元。
从奥运会诞生的那天起,这场全球体育盛会就和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届奥运会算起经济账,旅游业都是一笔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奥运会又给每个主办城市做足了广告,带给城市持久的旅游吸引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为西班牙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创下奥运会收益纪录之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也分别为举办国带来51亿美元和63亿美元的收益。这个意义上,炒作奥运概念股的投资者期待着奥运会期间业绩的暴涨,实际上也的确如此,至少119家签约酒店几乎预定满,而按照北京奥组委的申办承诺定的价格,签约酒店房间增幅约为平日价格的1.4~1.6倍。北京奥运会的签约房价总体来说虽低于雅典奥运会和都灵冬奥会赛时的房价水平,但还是给酒店带来了超额的利益和超高的入住率。
证券市场上的旅游股却大幅度走低,自有“见光死”的因素。另外的原因或许是2家签约酒店和3家商务酒店在上市公司业务中的比例被炒作者“不当”夸大,或者它们本身并无代表性,毕竟分享到奥运最大蛋糕的是那些拥有自主定价权的高档酒店,而四星级乃至更低星级的酒店预订率甚至没有过半。但是假如从更长的时间判断,市场似乎过于注重一时的盈亏,有一叶障目之嫌。计算旅游收入,除了奥运会期间,还要计算奥运会前后。2000年悉尼奥运会带来的不仅是16天的运动会,而且是10年的发展机遇。当时澳大利亚旅游局就预测,1994到2000年再延伸到2004年,海外游客增加132万人,本地游客将增加17.4万人,新增加的旅游生意将为澳大利亚赚取30亿澳元的外汇。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