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18-02-03·阅读时长1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477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蛇王林”店内的木柜里放着去掉牙的毒蛇,这里专门提供新鲜蛇肉和蛇羹 )
平常真味
回想起来,在食谱作家陈纪临和方晓岚夫妇那里尝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次是一道听上去足够普通的炒鸡蛋。好奇他会如何像魔术师一样转化这平凡食材,我便在旁边细细观察:陈纪临把蛋黄和蛋清分开两个碗来用筷子打散,蛋清打的时间尤其长,打到起泡之后又加进猪油,再打。接着他烧热了油锅,直到非常高的温度,油的表面涌起一个个圆圈。这时候他把火熄掉,把蛋液倒入。他用铲子把锅底已经形成蛋皮的鸡蛋铲起,又往半熟的鸡蛋上叠放,然后将锅微微倾斜,有新的蛋液流到锅底就再重复刚才的过程。大概四五下之后,鸡蛋层层叠叠地堆在一旁,锅底再没有蛋液,他便盛盘上桌。尝了一口,美味是自然,我又啰啰唆唆说了许多如何不同于一般炒蛋的夸赞。陈纪临还是那样严肃。“炒蛋怎么样才算好?就四个字:香、松、嫩、滑。”
这道菜陈纪临的父亲陈梦因也在《食经》的专栏中写过。它还有个名字叫“黄埔炒蛋”,原是广东黄埔港上船民的家常菜。因为制作方法巧妙,便流传开来。当年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就爱吃军校厨师阿冯做的黄埔炒蛋。抗日战争期间,陈梦因和家人都逃难在桂林,可“爱吃”的陈梦因仍旧不忘就这道菜向广西梧州金鹰酒家老板娘王妈请教“香、松、嫩、滑”四个字怎么来讲。香是猪油的原因,换了其他油便香味打折;松是因为鸡蛋里的气泡会在炒的过程中将蛋鼓起,所以打蛋清的时候切不可嫌麻烦;嫩是油温控制得当,滚油在火灭之后温度不断下降,怎样炒都不会老;滑则和炒的手法有关。每一层鸡蛋铲起时都带着油,油在蛋内,油蛋不分,这样才滑。陈纪临记得以前在家里做这道菜时,父亲来检查,要能够用筷子一层一层将蛋拉起来才行,因此“黄埔蛋”又有“黄布蛋”的叫法。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484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