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18-02-03·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9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海参、鲍鱼和干贝是海味店里常见的食材 )
酱料:冠珍酱园
陈家厨房里用的全部是冠珍的酱油和酱料,这让我对这家能满足陈家人挑剔舌头的品牌感到好奇。于是陈家夫妇帮我联系了位于新界元朗的酱园工厂安排了半天的参观。不过要是购买冠珍的产品就不用那么大费周章,在city'super和TASTE那样的精品超市,都可以找到冠珍的产品。
还没有进到酱园工厂里面我就已经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豆豉香气,那来自于正在晒场上进行二次发酵的酱油的气味。能有占地30万平方英尺的厂房在香港实在幸运,说起来还是历史原因——1928年冠珍酱园创立时是在九龙半岛的九龙城附近。“二战”期间,工厂土地被日本人征去做了机场。几经波折恢复生产之后,冠珍赶上香港政府发展九龙城,才将工厂迁到元朗新址,从此在生产技术和规模上都有了新貌。如今香港的酱园都位于比较边远的地区,但土地开发仍然是本地酱园面临关闭或者迁往内地最主要的原因。一位酱园老板就曾经感叹,生产天然生晒酱油三个要素:阳光、土地和时间。阳光是免费的,土地和时间恰恰是在香港最奢侈的东西。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484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