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18-02-03·阅读时长1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569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祭祖(皇小小 绘)
佛笑楼:黄氏家族的澳门百年
佛笑楼有一种混杂的气质让我着迷。比如,它用佛陀笑容来命名餐馆,介绍却说是一家葡式西餐厅;它的总店在昔日的烟花之地福隆新街,周围全部是老式建筑,它是迥异的厚重实木门脸,完全西餐厅的样子。为我开门的是一位长者,后来我知道那是已经87岁、跟过三代东家做事的服务员荣叔。而当我坐下后,和我谈话的第四代掌门人黄庆添却非常年轻,他说自从2000年在国外拿到硕士学位后就回来掌管餐厅经营了。
这种混杂气质正和佛笑楼的历史相关。1903年,黄庆添的太爷爷黄民成从中山来到澳门做生意,生意对象主要是在澳门的葡国人。当时黄民成有心从船坞贸易的行当扩展到餐饮,又寻思怎样的餐厅能够吸引葡国人的光临,于是就想到了以“中式特色”的葡国西餐为卖点。当时在香港,“酱油西餐馆”正在流行。所谓“酱油西餐馆”就是一种迎合当地人口味的西餐料理方式,大量使用酱油作为腌料或者酱汁调料。黄民成觉得就凭这一特色葡国人会觉得新鲜有趣,便开了佛笑楼。黄民成认为佛常常展露笑容,希望客人品尝完美食后,也笑得像佛般开怀,这便是“佛笑”的含义。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84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