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3·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504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记忆中人们写度岁贺年的诗词,虽也有“柏绿椒红事事新”一类可喜的句子,但印象更深的,常是那些有关光阴之速、一岁无成、年华苦短、离乡未归的慨叹——“岁末纷多思,天涯渺未归”;“客中惊又度年华”;“吟鬓短,彩符新,五湖犹是未归人”。在儿童看来,过节应该都是美好的,因此长大后客居在外,才格外怀念不可复制的、幼年的节庆。流逝的光阴与远去的故人,令我们无限怅闷,也令回忆中的节日无限完满。我从前也是如此,独居在外,仔细回忆过故乡的春节,有哪些仪式,都吃些什么,如何的温馨,不过是孤独时虚无的想念。母亲很开明,叫我春节不必特意赶回,人多,旅途劳顿,南方的初春又太冷。“多羡慕你呀,逍遥海外,一个人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劳动,也不要应酬。”她总是这样安慰我。是故在京都的这些年,春节都没有回去过。
而京都呢,岁末风俗甚繁,倒都很有趣。虽无暇一一照办,但看超市里摆出的商品日日不同,也能感受年节气息。堆叠的镜饼、年糕、白味噌、酒糟……一保堂始卖“大福茶”,常要买一包,讨个好彩头。这是新年的名物,据说平安时天历五年(951),都城瘟疫流行,六波罗蜜寺的空也上人在自造十一面观音像前敬茶,中有梅干与海带结,又将茶水分给众人,以求驱除恶疫,活人甚众。其时在位的村上天皇也于每年正月元旦饮此茶,故有“王服茶”之称,音同“大福”。各家茶店的大福茶内容稍异,一保堂家用的是玄米茶,盛在朱红茶桶内。
年末要买镜饼、新年花束。大晦日的晚上、也就是除夕,会煮荞麦面吃,添几条超市买的现成的天妇罗大虾。11时许,骑自行车到离家一公里有余的永观堂,等待零点108下的除厄钟声。这一晚,很多寺庙都有敲钟的活动。永观堂通往大殿的石径旁,点着许多盏纸灯。一路幽光明灭,十分清静。排队敲钟的人已从钟楼前迤逦至石阶下。手捻佛珠的僧人们与人打着招呼,时时口诵南无阿弥陀佛。辈分更低的沙弥们端来滚热甘甜的米酒,让大家暖和些。12时许,钟声响起。人们依次上前,众僧长诵佛号。有些人敲得响,哐当一声,自己也吓一跳。有些老人家,颤颤巍巍从轮椅上起来,被家人搀扶着,也一起挽住钟绳,或者僧人含笑帮忙一起敲。敲完后,走下石阶,僧人会祝一句“新年快乐”,然后将一张守护符交到你手里。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