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能源大转型

作者:邢海洋

2020-10-14·阅读时长2分钟

110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21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尽管有日减千万桶的限产,油价并未能有效回升,国际油价10月初甚至又曾跌落到40美元以下。作为能源巨擘,英国石油公司第一个站出来预言,石油需求在去年或已达到了顶点。一项百年来全球最重要的战略资产的暗淡,原因就藏在能源的结构变迁里。

去年发改委公布了第一批平价上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宣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时代的落幕以及平价上网时代的开启。这背后,是光伏度电成本将持续下降。2019年,全国光伏的年均利用小时数为1169小时,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为4.5元/瓦,对应的度电成本为0.44元/度,比0.36元/度的火电成本还高。据估算,2020年底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平均在3.5元/瓦左右,此时度电成本为0.36元/度,已经与火电平价了。其实,在青海、甘肃等光照强的西北地区,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火电了。可再生能源成本低于火电,其意义不言而喻,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光伏发电必定迎来新一轮的大铺展。事实也正是如此,今年光伏企业火力全开赶工增产,仍不能满足需求。

即使可再生能源比火电便宜,和石油需求似乎没什么关系,毕竟原油发电成本高昂,只用在临时发电的柴油发电机上。可这两年,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却实实在在地蚕食着石油的需求。各大车厂出产的混动车型,油耗低于百公里2升的比比皆是,相比于燃油车省油一大半。混动车之所以节油,就在于回收了刹车的能量,别小看行驶中一次次的刹车,理论上汽车加速消耗的汽油,基本上被刹车“浪费”掉了。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8个推荐 粉丝297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改变世界的人

2020诺贝尔奖

1932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