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瑷珲的庚子年(六):寿山将军的献祭

作者:卜键

2020-10-14·阅读时长5分钟

122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1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反映寿山将军学习的画像(FOTOE供图)


阅读“庚子之变”的相关史料,对慈禧太后与一班近臣煽动中外仇恨、诛杀忠良、危急时匆忙出逃之恶行扼腕痛愤,也深为一些仁人志士的决绝牺牲所震撼。其中至为惨烈的一个,便是黑龙江将军寿山。270年前,他的祖先、明辽东督师袁崇焕因后金反间计被崇祯帝诛杀,年仅46岁;而当俄军逼近省城之际,寿山则是宁死不屈,意图以一死保全阖城百姓,时年40岁。一个家族的忠勇义烈与悲情,竟能跨越王朝的藩篱相传承,而流淌的仍是忠君爱国的热血。

清朝立国100多年后,乾隆帝为袁崇焕昭雪冤案,并让广东官员去其家乡查询有无后裔,告以无后,载入《明史》。而寿山一支,出于袁督师小妾所怀遗腹子文弼,不知经过了怎样的流离播迁,后编入塞外的宁古塔正白旗汉军。康熙间,文弼随将军萨布素出征雅克萨,留守黑龙江城(即瑷珲),遂定居在此地,子孙繁衍,至富明阿积战功升为吉林将军,光大门楣。寿山出生于瑷珲,自幼读书,稍长在衙门当差,因办理边务受到奖赏,在父亲富明阿逝后承袭骑都尉,服丧期满后赴京任职,历经神机营、通州防营至船务章京,曾随醇亲王巡察北洋海军,也曾在颐和园、圆明园办事,开阔了眼界。前面写到他在甲午战争期间与弟弟永山奋勇杀敌的事迹,永山战死,寿山身受重伤,并留下眩晕的后遗症。在黑龙江畔长大的寿山,对俄国的实力有较多了解,也从来不是一个莽夫,任职后即抓紧扩军和训练,但也知道提高军队素质绝非短期之功,是以一直隐忍不发。庚子变乱,他承诺保护铁路和俄方员工及家属,也切实予以保障。而当列强悍然残破大沽口炮台,进攻天津,朝廷发布宣战诏书,寿山便决心率所部镇边军殊死一战。

文章作者

卜键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296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改变世界的人

2020诺贝尔奖

1932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