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20-10-14·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884个字,产生54条评论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25个推荐 粉丝3967人
喵
2020诺贝尔奖
1932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137*****915划线
03-29 09:15
正如美联社记者赛斯·博伦斯坦(Seth Borenstein)所写:“我们不应当忘记,从诺贝尔奖120年来的历史来看,它所奖励的,恰恰多是相对缓慢、不计代价和回报的长时间的研究最终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有的时候,缓慢且稳健的进步才更重要且值得信赖。”
Lynn划线
01-28 12:55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就直言不讳,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不平等使得不同人群在面对新冠病毒的威胁时,无法做到步调统一,进而造成健康的不平等。
洛划线
11-16 15:45
疫情造成的困难也反映出之前的全球化经济不够有弹性、不够安全。这场疫情暴露了全球化经济的软弱性,全球性的供应链在疫情面前显得极为脆弱,非常容易受到疫情或是政治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疫情可能也是重组全球化的一个机会,也可能提高大众对科学的重视程度。
173*****227划线并评论
11-12 16:14
一项基础研究和它的应用之间往往会相隔数年乃至数十年。正如美联社记者赛斯·博伦斯坦(Seth Borenstein)所写:“我们不应当忘记,从诺贝尔奖120年来的历史来看,它所奖励的,恰恰多是相对缓慢、不计代价和回报的长时间的研究最终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有的时候,缓慢且稳健的进步才更重要且值得信赖。
173*****227划线
一项基础研究和它的应用之间往往会相隔数年乃至数十年。正如美联社记者赛斯·博伦斯坦(Seth Borenstein)所写:“我们不应当忘记,从诺贝尔奖120年来的历史来看,它所奖励的,恰恰多是相对缓慢、不计代价和回报的长时间的研究最终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有的时候,缓慢且稳健的进步才更重要且值得信赖。”
望舒划线
11-04 16:51
我们关注诺贝尔奖,实际上就是关注人类在方方面面的发展进程,其中的科学奖项更是记录了人类社会100多年来科学研究取得的几乎所有突破和发现。我们从这个奖项100多年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大瘟疫的影响,世界大战造成的伤痕,也能够看到人类在认识自己、理解宇宙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走过的弯路。我们希望从先贤的经验中找到勇气、获得灵感,以应对当下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相信新冠病毒终将被战胜,诺贝尔奖也将继续记录人类社会的种种进步。我们和诺贝尔奖一起关注历史、记录历史,并最终成为历史。
11-04 16:49
新冠病毒深刻地影响和重塑着人类社会,这些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也在与之共舞,积极参与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重建。我们可以理解,这些人只不过是不计其数正在忘我投入到抗击新冠病毒的科学家中的极少一部分,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而被关注。无论政治因素如何变化,此时全人类的科学界是一个整体。
11-04 16:45
新冠疫情对全球产生的影响让很多人把它与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相比。两次全球性的事件,分别从金融和健康领域迅速扩展为世界性事件,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停滞,进而造成衰退,供应链、商业、工业、消费全都受到了颠覆性的影响。此时的人类社会尤其需要诺奖得主们勇于承担责任和发出声音,展现出深刻的见解与领导力。
在被新冠疫情所笼罩的氛围中,科学的地位本该愈发重要,人们本该更认真地听取科学家的指导。但是很多与会的科学家都不免失望地发现,大多数人对于科学家在疫情中的作用,以及抗击疫情的科学进展毫不关心或是毫不知情。而在科学之上,政治因素又无所不在地弥漫其间。科学家们不得不在此时发出疾呼:科学自身的角色正处于危机之中。
11-04 16:41
尽管世界看上去已经天翻地覆,不过在电话采访中诺贝尔委员会的专家认为新冠疫情并没有给今年的诺贝尔奖评选带来太多的困难。大多数工作原本就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而一些会议也可以改为线上进行。这确实要感谢近年来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 或许在多年之后我们回顾这一年的诺贝尔奖,新冠疫情的影响并不会留下太多印记。毕竟在诺贝尔奖120年的历史中,已经经历了1918年全球大流感(1918 Flu Pandemic)以及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等数次改变世界的大事件。诺贝尔奖自身也在改变之中,它一直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改变。不仅如此,或许我们还可以从诺贝尔奖的历史中找到战胜新冠病毒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