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晶晶
2018-02-07·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2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上世纪20~30年代常玉人物素写:
《紫洋装女士》,水墨、水彩纸本
)
常玉的人物速写,体现了过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现代艺术开辟新途,成为艺术家跻身大师之林的关键。常玉笔下的人物,源自现实生活,却透过独特的观察与奇想,发现了崭新的生命之美,并以温柔灵动的线条,捕捉那一瞬即逝的灵感。若查二三十年代的中外文献,不难发现常玉惊艳东、西方画坛,引起舆论瞩目的作品,几乎都是他的人物绘画。2004年,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Musée Guimet)举行了一场名为“常玉:身体语言”(Sanyu:l’écriture du corps)的展览,这是法国首次为常玉举行的博物馆展览,除了强化常玉作为巴黎画派成员的历史地位,当时发表的学术论文,亦确立以常玉人物作品为主线,旁及花卉与动物题材的研究方针。
2016年,适逢常玉逝世50周年,苏富比隆重推出“美的想象”专场拍卖,这是拍卖史上最具规模之常玉纸上作品专场,22幅作品涵盖水墨、碳笔、水彩多项媒材,均源自欧洲尼耶沙瓦家族的收藏。
1966年8月,常玉被友人发现在巴黎的工作室辞世,死因是煤气中毒。身后无亲的常玉,遗体被送到潘桐墓园一块租下的墓地安葬,墓上没有任何记号。他大部分的私人物品被移往街头任人处置,工作室里的画则被送到图欧拍卖公司。在法国,身后无亲者的遗物由政府负责处理。艺术品、装饰品及家具多在图欧拍卖公司与其他无人继承的对象一起进行例行拍卖,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比较特别的物件会被安排在每周二、四、六。由于每天都有大量物品待出清,图欧没有余力准备列表或拍卖目录,更没有时间和空间举行预展。所有物品整批出售,因此都是成箱成摞地被打包在一起,往往只有最上面或最外面的物品能被看见。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