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文艺复兴三杰”(1452~1564)

作者:曾焱

2018-02-08·阅读时长16分钟

160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088个字,产生2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拉斐尔作品《帕尔那索斯山》

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个艺术家接受训练的过程和中世纪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时人有了一个新名词:“学校”(Schools)。

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学校”。说是学校,实际上是名家作坊,近代形态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是16世纪晚期以后的事物了。在佛罗伦萨、帕多瓦、威尼斯或者米兰这样的城市,街道热闹地段都有很多作坊店铺,15世纪后期佛罗伦萨一份旧文件记载,仅“前途无量的大师的店铺”该市就有40家之多。男孩子如果想要成为一名画师,做父亲的便会送他去跟随城中最有名望的画家学艺,过程大概是这样:先接受基本训练,打杂,然后协助师傅完成赞助人的订货,比如学着填充画面上最次要的部分,练习绘画使徒和圣母这种人物局部,最后独立临摹并掌握如何按照古老的程式来安排场面。莱奥纳多·达·芬奇跟随佛罗伦萨的一流画家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1435~1488)学徒时,受命在后者的《基督受洗》中画过小天使和几簇青草。在他成名之后,人们会指点着画幅右下角落里的青草说:看,即便是几簇草,莱奥纳多的天才笔触多么与众不同。

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在社会地位上已经不同以往,那些天才的智慧和活动获得了颂扬和尊重。当然也有学者指出,那个时期还不存在“艺术家”这样的称谓,绘画或雕塑仍属手工业中一个特殊行当——直到1540年,教皇保罗三世才特别解除了手工行会对伟大的米开朗琪罗的约束,而到1571年,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大公才将这等优待送给所有艺术家。在现代的含义中,“艺术家”意味着天赋得到尊重,对此,文艺复兴时期的人自君主而平民已经做得十分得体。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127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意范儿

意大利精神中的42个角色

166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