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金桂明与他的古董生意

作者:李晶晶

2018-02-22·阅读时长8分钟

73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202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清 乾隆窑 洋彩紫地缠枝花卉纹壁瓶 )

(清 乾隆窑 宫粉地祥云八宝纹海棠盆)

金桂明今年不过42岁,却因家族遗传的原因,头发已近半白,加之内向寡言,为他增添了不少岁月蹉跎的感觉。朋友们戏言,这才是搞古董的范儿。最近,金桂明在转型经营了20多年的古董生意,希望创建自己的品牌。他将古董店搬离古玩城,选择临街较僻静的一处,并将店面装修得精致典雅,陈列的都是明清官窑品。这是欧美古董商的模式,依靠的主要是老客户。

金桂明在店中显眼处摆放了一件民国时期大古董商卢芹斋的塑像,桌上摆放着《卢芹斋传》,看得出金桂明对卢芹斋很崇拜。他说:“卢芹斋从江浙一个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小村镇走出来,从学徒做起,直至立足于欧美上层社会,推动了对中国艺术新的审美风潮,各大博物馆和顶级收藏家都成为他的客户。卢芹斋不仅是在做古董,更是在做人。”做事先做人,这是句老话。金桂明在20多年前刚入行时,未必会去体会这句话,可随着生意做大,年龄增长,感悟也越来越多。

金桂明的入行看似偶然,却充满了必然性。他是浙江金华人,小时候住的村子靠河,没事时候爱去游泳、玩耍。1982年的夏天雨水特少,河床隐约暴露在外,金桂明看到沙堆里露出了颜色奇怪的铜器,他刨开掩在上面的泥沙,是一个不算小的青铜鼎。“我那年10岁,村里总有一个老头来收旧货,收古董,收钱币。老头收货时,我爱跟在后面看热闹,所以多少知道,挖出来的铜器可能是个古董。”金桂明回忆着,“那个东西捞上来后,旁边来了几个大人,问我卖不卖?他们愿意出5块钱。当时5块钱对我们小孩来说已经很大了。我也不懂,就想拿回家给大人看看,然后我就把这件青铜鼎戴在头上回家了。”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

踏访她的故迹与情景

323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