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2018-02-23·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31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歌剧《乡村骑士》剧照
)
每次到国家大剧院听歌剧,总会由衷感叹大剧院开院以来的成就。一个国家级艺术殿堂,安德鲁只赋予了它美丽的外表,是陈平与他的团队为它赋予了令我们都感到骄傲的内容——仅用了6年,不仅使它成为全世界各大乐团、著名歌唱家与演奏家亚洲巡演越来越重要的落脚地,而且极具眼光地走出了一条坚实的、自己的歌剧院发展道路。在高雅艺术类型中,歌剧可谓是艺术殿堂的支柱,它涉及导演、舞美、服装、灯光、乐团、合唱团、独唱演员等多重要求,因此呈现一部歌剧之完美比任何演出都难。每一个文化大国都有自己一流水准的歌剧院:柏林有德国歌剧院,米兰有斯卡拉歌剧院,纽约有大都会歌剧院,伦敦有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巴黎有巴黎歌剧院……现在,我们的大剧院也有了自己的乐团与合唱团,能在请来世界一流的导演、舞美设计、服装与灯光设计、一流演唱家的同时,慢慢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越来越多的中国歌唱家也正通过海外深造而令人看到希望。在这个前提下,国家大剧院已经拥有了自己一部又一部成熟的歌剧,这真的令人兴奋。
8月,我在国家大剧院听了三部意大利歌剧:威尔第的《弄臣》、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与莱昂卡瓦洛的《丑角》。《乡村骑士》与《丑角》是并列为意大利写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我喜欢《乡村骑士》远胜于《丑角》。我是个《乡村骑士》迷,因此而崇拜马斯卡尼——他靠这部篇幅仅一小时多一点的独幕歌剧,就可跻身伟大作曲家系列。姜文在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以这部歌剧的间奏曲作为叙述的基调,也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这首宁静的间奏曲响起的时候,每每都会令我热泪盈眶。
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年出生于意大利的里沃鲁诺,1945年病逝于罗马。他先进入凯鲁比尼音乐学校学习,后进米兰音乐学院深造,是蓬基耶利(Amilcare Ponchielli,1834~1886)的学生。他一生其实创作了十几部歌剧,但盛演不衰的却只有这一部,其他十几部因为听不到录音,也就无从了解。这部歌剧改编自意大利作家韦尔加(Giovanni Verga,1840~1921)的同名小说,马斯卡尼作曲时只有25岁,他当时只是一个乡村音乐教师。他因这部歌剧成名,之后却再没能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最后的命运则是悲剧性的:他在托斯卡尼尼之后,1929年成为斯卡拉剧院的音乐总监,“二战”期间却追随墨索里尼,成为法西斯,在战后审判中,财产被全部没收,最后孤独地病死于罗马一家小旅店中。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547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