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玄
2018-02-23·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40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聪鹏专攻泉州提线木偶头雕刻
走在泉州古城中心,窄窄的街巷两旁是飞檐翘角的砖红色古厝,开元寺、定心塔、钟楼,一座座古迹接连出现在眼前。县后街上,已经成为新村小学一部分的大城隍庙(府城隍庙)在众多遗迹中并不显眼。但对于68岁的提线木偶传承人王建生来说,大城隍庙却是城中对他最有意义的一处古迹,保留着他重要的家族记忆。“我们家就是大城隍庙的,我爷爷的戏班常住在这里,是庙主之一。庙中有三间大房,我家独占一间。庙的管理权分为8份,我们占了两份。”王建生说。
上世纪初,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和大城隍庙是泉州城中的“四大庙”,常年香火旺盛,王建生爷爷和他的戏班是驻扎在大城隍庙的专属嘉礼戏班。“嘉礼”一词指节庆活动的礼节仪式,西周已有,后为泉州木偶戏借用。每年的元宵节、城隍生日、城隍出巡等日子,王家的嘉礼戏班都在一系列的祭仪、庆祝表演上打头阵。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