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陈黎:勇敢的习诗者

作者:孙若茜

2018-02-23·阅读时长11分钟

43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654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960年10月23日,智利诗人聂鲁达在米兰朗诵自己的作品 )

大多数人对陈黎的认识是通过他对别人诗歌的翻译,拉金、休斯、普拉斯、聂鲁达、帕斯、辛波斯卡等等,都是陈黎和太太张芬龄一同从大学毕业开始,一路译过诗作的外国诗人。最近出版过的译作是2012年的辛波斯卡诗集《万物静默如迷》。预计在年内,陈黎译作聂鲁达情诗合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以及普拉斯诗集《精灵》完整版将陆续在大陆出版。

陈黎说:“对我而言,翻译是阅读与创作两者的同等物或替换。我并不是很积极的阅读者,为了要翻译,逼使我必须稍微广泛或专注地阅读一些东西。我也不是很积极的创作者,翻译别人的东西给了我一些补偿与刺激——在翻译时,你错以为那是自己的作品,觉得自己又在创作;在翻译的过程或翻译完成后,你无可避免地因对别人作品较专注地接近,获得一些创作上的启发或动力。”比如,“翻译拉金的诗,让我把目光从盛期现代主义(High Modernism)移至平淡、庸俗的日常,从中发掘诗意”。

陈黎在大学时读余光中译的《英美现代诗选》,觉得受益匪浅,进而仿效译了《拉丁美洲现代诗选》。他说:“我一直觉得台湾现代诗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拉丁美洲现代诗史的缩影,只不过他们的进程或遭遇的问题可能比我们要早个20年。最终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西方化或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有或凸显本地的特色?”

文章作者

孙若茜

发表文章1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0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基地”组织卷土重来

伊拉克内战 失衡的中东

107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