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聃
2018-02-23·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46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宝玑掌舵人尼古拉斯·海耶克展示复刻版玛丽·安托瓦内特1160怀表 )
在法国境内,大小城堡星罗棋布,其中有不少曾是雍容华贵的香阁,其中著名的两座当属学农索城堡和小提亚农宫。前者袅袅婷婷地横跨在瓦尔河的支流谢尔河之上,是法王亨利二世送给情妇黛安娜·德·普瓦捷的一份厚礼。而雅致的小提亚农宫则先后与三位法国夫人渊源颇深。最初这座宫殿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专为情妇蓬巴杜夫人而建造,可惜她没等到宫殿完成就香消玉殒了,继而让杜巴利夫人有机会见证了小提亚农宫的落成典礼。最终,这里成了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挚爱的消夏行宫。据玛丽·赫勒胡特(Marie HeleneHuet)教授所著:“对于年仅19岁的皇后来说,尤其是当她对凡尔赛宫的繁文缛节和刻板的作息时间早已心生烦厌的时候,这无疑是她平生收到的最令其心仪的厚礼。”玛丽·安托瓦内特是一位颇受争议的王后,她对品质和生活细节的高要求让其与钟表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一款时计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款计时当时被简单地命名为160号怀表,如今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怀表”,它是阿伯拉罕-刘易斯·宝玑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项创作。1783年,这份订单只有一个要求——汇聚“每一种可能的复杂功能”,终于在历时44年之后诞生的作品配备了三问报时、万年历、时间等式、动力储存显示、金属温度计、杠杆式擒纵系统、双降落伞式防震等装置,各部件尽量以黄金替代了其他金属。为了将复杂的机芯构造和精美的装饰技艺完全展示,怀表采用了透明的岩石水晶来制作表盘,如此技艺即便是当下也是可遇不可求。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玛丽王后未曾有幸欣赏到这款时计,几经转手,最终怀表收藏于耶路撒冷博物馆。1983年,106号怀表曾神秘被盗,销声匿迹了24年。这段插曲成就了另一件传奇之作。2005年,在160号怀表踪迹难寻的情况下,宝玑掌舵人尼古拉斯·海耶克决定完全复刻这款怀表。宝玑博物馆及巴黎文化与艺术博物馆内的档案与原始图纸,成了复刻工作的唯一数据源。通过参考同时代古董表,特别是著名的Duc de Praslin怀表,揭示了许多关于当年钟表款式与制表技艺的新要素。这些研究不仅让那些逐渐消失的工艺重生,还使制表师制作出在各方面都完全忠于原作的1160号怀表。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