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徐皓峰:寻找武侠的新生处

作者:孙若茜

2018-02-23·阅读时长15分钟

106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956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电影《箭士柳白猿》剧照 )

徐皓峰70年代生在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任导演系教授。从武侠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到武侠小说《道士下山》、《刀背藏身》、《武士会》,电影《倭寇的踪迹》等等,他的作品在业内一贯有着很高的认可度。再用邹静之的话说:“他拍的东西和别人的不一样,是很多人非常喜欢,但很多人还没发现的。”而如果想让一个不太关注武侠作品的人迅速地将徐皓峰对号入座,也许最直接的介绍还是:《一代宗师》的编剧和武术顾问。

徐皓峰最早认识到自己的编剧才华是在上“大一”时,代班老师给他的剧作分是98,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直到大学毕业,他信心满满地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找制片厂,得到的答复是:“你写的剧作完全不适合拍电影。”这对他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在我们那一代,电影学院和制片厂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体系,我是电影学院剧作课的尖子生,我写的东西不适合拍电影,那就是有问题。”

徐皓峰后来发现,他上学时所接受的电影学院的思想体系是苏联和法国的结合。所谓苏联,不再是宣扬主流价值观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苏联,而是讲究民族性和诗意、拍散文化电影的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式的苏联。法国则正流行巴赞的纪实美学。这样的结合形成了当时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学术风貌。因此,他所写的剧本,想要针对风俗、城市结构表达一些东西的都市言情,并不是此时已经弃学院而去,走在模仿好莱坞及港片路上的电影制片厂想要的类型。

文章作者

孙若茜

发表文章1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0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深化改革的空间

2014“两会”话题

10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