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前进
2022-02-09·阅读时长1分钟
徐前进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年
【解读】徐前进,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近年来致力于思考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理论,以实践性的写作开拓文字制度的边界,发掘历史学家与未来的关系。
20世纪以来,汽车取代牛马,成为公共道路的主角,它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然而,汽车自身的状态却很少进入现代文本,也几无可能进入未来历史,因为它无法言语,没有感情。
作者以自己的汽车为对象,描绘了汽车的真实状态以及人与车的互动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的车主,作者和4s店销售员、驾校师傅、出租车司机、修车工、交警、车险理赔人员等一同感受着汽车的存在。作为一名专业的学者,作者则在自己的车中构建了一个微小的思想空间,反思现代技术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TIPS:
1. 根据电动车的普及速度,在未来的20年或30年,燃油汽车将会从日常生活中消失。在消失之前,要将这种动力类型的存在状态记录下来。对于同代人,他们可以脱离重复出现、让人无聊的日常感受,作为旁观者去反思自己的生活。而对于未来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技术的档案类别,他们可以想象燃油汽车时代的生活。
2. 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确定了这部作品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如何根据汽车驾驶经验说明现代社会中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交通警察、保险公司等所有提供服务的都是陌生人,对于古典时代的熟人社会,这是一个难以处理的意外,但对于现代陌生人社会,这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
3. 汽车挂挡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当启动发动机,踩下离合器,挂入一挡时,实际上激活了一个百余年的技术积累所造就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源于过去、却不会通向未来的知识体系。在电动车时代的开端,这个知识体系已经停止更新,并在可预期的将来进入技术考古学领域。
执行制作人:金寒芽|策划:筱诗|剪辑:张译丹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