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春芳
2022-02-20·阅读时长1分钟
顾春芳 著
译林出版社,2021
【解读】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戏剧学、电影学。主要著作有《戏剧学导论》《呈现与阐释》《意象生成》《她的舞台》《戏剧交响》等,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以及诗集《四月的沉醉》等。三联中读《了不起的敦煌》 《契诃夫和他的戏剧时代》 《如何写好人物故事》 《永远的<红楼梦>》课程主讲人。(点击课程可跳转)
契诃夫一生钟爱玫瑰。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自己亲手在雅尔塔的别墅花园栽下了一百多株玫瑰。如今这些玫瑰还在吗?
这本由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撰写的契诃夫的精神传记,将引领我们踏上一场"寻找契诃夫的玫瑰”的心灵奇旅,真正走进契诃夫的精神世界,感悟他对自然、土地、花园和艺术的爱。只要契诃夫的花园还在,这一伟大而高尚的灵魂就永驻人间。
TIPS:
1. 契诃夫除了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之外,还留下了两座由他亲自设计和养护的花园,以及他亲手种下的上百株玫瑰。契诃夫是一位医生、小说家和戏剧家,但是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园艺师。这本书的这个角度以前是从没有人探讨过的,但是契诃夫和自然园艺的关系实在太重要了,这几乎决定了他灵魂和性格的底色,他的人生选择,他小说中的生态美学的气质。这也是我们走近契诃夫,真正理解契诃夫的一个崭新的视角。
2. 契诃夫一生亲近自然,和自然息息相通。他说:“艺术家的全部精力应当转到两种力量——人和自然。”他在创作中向往着大自然,向往着如自然般健康、纯洁、完善的人性。
3. 契诃夫在园艺中悟出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人所要给予这个世界的必要超出他的索取。园丁对土地只有给予,他的姿态是谦逊的。因为他懂得最终是时间造就了玫瑰和花园,必须学会敬畏自然的规律。园丁是大地上的造物主,作家是形象世界的造物主,他们都应该致力于人的德性、精神与心智的培养。
执行制作人:金寒芽|策划:筱诗|剪辑:张译丹
发表文章3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8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