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川
2022-03-17·阅读时长1分钟
西川 著
活字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
【解读】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有诗集、专论、译著、编著约三十部。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包括:鲁迅文学奖(2001)、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年度作者奖(2018)、瑞典马丁松玄蝉诗歌奖(2018)、日本东京诗歌奖(2018)等。2019年德国柏林国际诗歌节宣传册称赞西川为“当代诗歌的重镇之一”。
本书讨论了北宋山水画家烛照今人的艺术成就及相关绘画思想和历史背景;展开历史、政治和艺术的视野,剖析北宋士人的思想和世界观如何使其艺术立于世界之巅;提出“唐诗宋画”可相媲美的概念,带领读者看懂宋画的艺术精髓和精神境界。
TIPS:
1. 作者称宋人在“以其笔应和山川,整理山川,创造山川”,用画笔赋予整个空间以秩序,没有所谓的品味与逸气,没有所谓的哀寂与不妥协,也没有所谓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他们笔下的作品脱离了个人情感和品味对画作本身的束缚,感受到的仅仅是那一刻所带来的时光流逝与空间变化,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宇宙观和天地观。
2. 虽然宋人对写实有准确性的要求,但是他们并非是在用笔墨对现实世界进行复刻,而是将个人对山水的理解蕴藏其中,创造出一种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奇妙状态。“似”是因为观画者确实能在现实中找到同样的景色,但你会发现画作所要表达出的内核,又与目力所及的现实景色存在着差异,呈现出一种画家观察视角下的唯一性。
3. 身为宫廷画家的郭熙借助王安石变法的东风,将自己对国家政治的梦想投射到了画作之中,与神宗变法追求伟大帝国王朝的气度相辅相成。最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所蕴含的臆想性、观念性、抽象性和制作性,已然令北宋书画向着山水画乌托邦的至高境界又迈近了一步。
执行制作人:金寒芽|策划:筱诗|剪辑:张译丹
发表文章1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08人
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