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元素与人类文明》| 作者孙亚飞解读

作者:孙亚飞

2022-06-28·阅读时长2分钟

6225人看过
【第17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化学元素在人类文明变迁中的里程碑意义。

《元素与人类文明》| 作者孙亚飞解读

11.0MB
00:0011:58

孙亚飞 著

商务印书馆,2021

【解读】孙亚飞,青年科普作家,从事科学传播及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高中参加化学竞赛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后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开始从事科普工作,2012年加入科学松鼠会。在得到平台开通的课程《化学通识30讲》广受好评,同时在知乎、果壳、丁香医生、《博物》杂志等媒体平台发表《你好,门捷列夫》《读懂食品安全》各类作品逾百万字,已出版著作《元素与人类文明》《原子王国历险记》及译作《诗意的原子》(“文津图书奖”推荐书目)等。

《元素与人类文明》是以五种重要的化学元素金、铜、硅、碳、钛为主线,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将这些元素与人类文明的关联展现出来,让喜爱历史、探险类的读者在精彩的故事中了解元素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化学元素并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符号,它们所参与的化学反应,也不是只在实验室发生。事实上,任何一个化学元素背后,都有着非常浓烈的人文味道。每一个元素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有着不同的光谱,反射出人类文明的不同面。正是化学元素的变迁,向宇宙证明:我们曾来过。

TIPS:

1.《元素与人类文明》是我在思考化学发展的过程中想到的一个题材。在这本书中,我以五个元素和元素周期表,讲述了化学元素在历史事件中发挥的一些作用。这五个元素分别是金、铜、硅、碳、钛,它们在化学上并没有特别的联系,但是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却代表了我们从野蛮走向未来的历程。

2.在所有结构都设计好之后,他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此庞大的单体建筑,没有墙壁,地面以上就是屋顶,这就意味着,屋顶不能太重,而且还要足够结实。一般的做法,是用钢铁搭建出结构,再用玻璃、铝合金或者石棉之类的材料覆盖。但是,铝合金的外观更像机场,和大剧院的气质不搭,而石棉又不够环保,选来选去,就只有玻璃了。但是,全部使用玻璃也不行。如果把大剧院完全建成玻璃房,内部的结构从外面一览无余,也不像歌剧院的风格。

3. 可以说,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就是钛合金发展的一个缩影,某种程度上,它也推动了中国钛合金的产业升级。如今,我们再去看这座宏伟的建筑,它就不只是一座文明的地标,更是一座桥梁,连接起化学元素和人类文明之间的桥梁。

|作者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他的书来了!作家用最真诚的声音,讲述最认真的写作,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分享最有温度的文字。在这里,邂逅一位作者,遇见一本好书。

点我订阅

制作人:筱诗|编辑:婧婧(实习)|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8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孙亚飞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作者来了

作者亲自上场给你讲书

40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