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画里浮生》| 作者金哲为解读

作者:金哲为

2022-07-06·阅读时长2分钟

6167人看过
沉浸式地讲述画家和文人背后的“意难平”。

《画里浮生》| 作者金哲为解读

19.8MB
00:0014:26

金哲为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解读】金哲为,浙江义乌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现为中国艺术史领域自由撰稿人。

这是一本趣味解读中国古画的新颖之作,除了通常的绘画风格讲解、作品流传介绍等,作者更侧重于还原古画背后的历史情境和人物遭遇,沉浸式地讲述画家和文人背后的“意难平”。

全书将100多幅中国画背后的故事分为六种人生境遇来解读,大到王朝的兴衰更替,小到一个寻幽者的细腻情思, 作者总能从古诗文集、笔记杂谈、方志族谱、书画题跋中采撷出有趣的史料,带你回到那尘封已久、富有温度的历史现场。

通过该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画的具体细节,还可以读懂唐玄宗、韩熙载、王维、苏东坡、司马光、唐伯虎等人的内心情绪,感受他们在大历史背景下的喜怒哀乐。活在当下的现代人,也许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共鸣。

TIPS:

1.本书将画家、画中人所面对的历史情境和人生状态分为六大类。它们分别是盛世里的清醒和迷醉,角落里的自闭和自愈,宦海里的得失与沉浮,寒江上的清冷与寂寞,湖海中漂流与停泊,空山里的落花与流年。最后这个稍有不同,取的是时光在静谧中流逝的意象。

2.以全书第一篇《飞仙岭下的来客》为例,主角是传唐代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我们常说盛唐气象,那什么是盛唐气象?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南逃入蜀,想当然应该是狼狈不堪、灰心丧气。如此《明皇幸蜀图》中的游山玩水就成了对落难者的粉饰。可如果我们能明确画中的地点和具体时间,理清唐明皇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潼关沦陷后,到马嵬驿杨贵妃自缢,再到飞仙岭下那十多天里的阴晴变化,就能理解画中人并非故作姿态。我们过去在李白诗中读到的,盛唐人那种与生俱来、无法摧毁的乐观和自信,最后就闪耀在这幅画里。

3. 再以大家可能更熟悉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例。画中的韩熙载历来被大家认为是夜宴中唯一一个闷闷不乐的人。我们要怎么理解他的闷闷不乐?一句对时局的失望就可以简单回答了吗?大家都知道《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缘由是李煜派画家去偷窥韩熙载,那为什么我给自己的这篇文章取名《刺杀韩熙载》呢?这是因为我在阅读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时,发现原来赵匡胤也曾经派画师去偷窥过韩熙载。当时他派去的画师王霭随北宋使团南下,最终带回了三个人的画像,其中就有韩熙载。

|作者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他的书来了!作家用最真诚的声音,讲述最认真的写作,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分享最有温度的文字。在这里,邂逅一位作者,遇见一本好书。

点我订阅

制作人:筱诗|编辑:婧婧(实习)|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2年7月7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金哲为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作者来了

作者亲自上场给你讲书

40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