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岳湘
2022-09-02·阅读时长1分钟
【美】保罗·M. 霍恩伯格
【美】林恩·霍伦·利斯 著
阮岳湘 译
光启书局,2022年
【解读】阮岳湘,本书译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方向为翻译、世界史。
两位作者以具体城市为案例,展示了城市是如何起源的,以及是什么制约了它们早期的发展和后来的增长;城市生活如何应对人口和技术的变化,又是如何激发了多元文化的形成及更新。他们挑战当时城市研究的单一视角,将人口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进行量化分析,并灵活运用中心地体系与网络体系两大经典研究模型,铺展出欧洲城市化的历史图景和社会特征,诸多见解对于今天深入理解和反思城市生活仍不乏启发意义。
TIPS:
1. 欧洲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公元1000年左右,并在一千年内完成了这一演化。两位作者以工业发展阶段为参照,将欧洲城市的漫长演进分为前工业化时期、原工业时期、工业时期三段,既宏观呈现了欧洲城市的大历史,又具体揭示了不可化约的各种区域特色。
2. 作者在书中描述的城市生活,尤其是关于婚姻家庭变化情况,也能引起当今读者的许多共鸣。比如书中多处谈到“经济普遍落后、生活大多穷困的地方出现生育率持续增高”,而“城市约束婚姻、控制婚内生育、限制家庭规模的现象却比较普遍”,如“17世纪威尼斯和日内瓦的上层社会主动控制子女数量,独生子女增多”;“进入18世纪后,婚姻是理性的选择、慎重考虑的结果,如无特别打算,通常不会早于25岁,同时还有不少人晚婚或终身不婚“。在当时是否结婚、何时结婚都变得不那么重要。
3. 通过翻译感悟世界,再现世界。这种能够看到英文就能想起实景,然后进行中文创作的翻译体验,我是很享受的。——译者阮岳湘
|译者发声|
译者的翻译故事和译后心得往往是最懂原著的一手感悟。好多译者都是被案头耽误的好声音,妥妥地讲故事潜力股。欢迎订阅收听呀!
制作人:筱诗|审校:南希|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2年9月2日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