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作者徐晋如解读

作者:徐晋如

2022-09-14·阅读时长1分钟

11482人看过
从《诗经》讲到明清传奇,梳理国文正脉。

《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作者徐晋如解读

8.19MB
00:0008:55

徐晋如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解读】徐晋如,本书作者,著有《诗词入门》《大学诗词写作教程》《海枯石烂古今情:唐宋词人十五讲》。

《国文课》是一部新见迭出的中国古典文学史。 儒家学者、诗文大家徐晋如三十年积淀,从《诗经》讲到明清传奇,依本儒家诗教观,指出诗古文辞才是中国文学的正脉,风雅是中国文学的根本特征,对中国文学的主流文体和主要作家作出全新的阐述。对近代以来仰西方鼻息的中国文学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意在恢复风雅传统,重接中国文脉。对读者理解传统中国文学有较高的启发作用。

TIPS:

1. 杜甫在诗的句法上极具创造力,他习惯于借鉴骈体文里一种独特的对仗——扇面对,来组织诗句。扇面对简单说就是四个句子,第一句和第三句对,第二句和第四句对,像折扇的扇面,杜甫把四个句子压缩成了两句,当然句法就显得特别地矫健有力。

2. 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言文,基本是指文言的散文,在古代叫作古文,也就是古文运动的那个古文。然而,文言文实际上是韵文、骈文、散文三足鼎立,只讲散文或者叫古文,而忽视了韵文、骈文的伟大成就,就使得我们对传统的理解变得浅薄。

3. 在本书中,作者最推崇的文章大家,不是大家熟知的唐宋八大家,而是韩愈的老师陆贽,他在历史上被称为“唐孟子”,无论是人格还是作品,都极其伟大。苏轼称他的文章“上下千年,一人而已”,作者也认为他的文章千古第一。但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却几乎连中文系毕业生都不知道他。根本原因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的文学观被改造得面目全非,载道的文章几乎不被认为是文学,而陆贽所写的,又是讲求对仗的骈体文。本书为陆贽辟了专门的一章《上下千年文第一》,大家可以跟随作者的解析,感知陆贽文章的高妙,进而感受文字背后崇高的人格。

|作者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他的书来了!作家用最真诚的声音,讲述最认真的写作,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分享最有温度的文字。在这里,邂逅一位作者,遇见一本好书。

点我订阅

制作人:筱诗|审校:南希|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2年9月14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徐晋如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作者来了

作者亲自上场给你讲书

40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