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公牛和母牛和……

作者:王星

2018-02-24·阅读时长5分钟

67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44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曾经说过,作为牛的一种,“bull”的确切定义是:“牛亚科,特别是牛属中家养的、未经去势的成年公兽。”从这套繁杂的定义中可以约摸看出,肯定还有其他的“牛词”与它并存。

尽管被“bullshit”的泛滥搞得有些灰头土脸,平心而论,就“牛”的范畴讲,“bull”还真算得上很有尊严的。按照现代英语的定义,“bull”是没有去势的公牛,去了势的公牛无权再享受这一称号。后者在发育成熟前被称为“steer”,之后变成“ox”。但是,如果是在年纪较大时才被去势,它就只能被称做“stag”。

公牛这边“名号”划分如此严格,母牛那边当然也不能乱了章法。与“bull”相对的是“cow”,所谓“牛属中家养的成年母兽”,与“bull”一样,“cow”也逐渐扩展用于其他的大型四足动物的母兽。“cow”始见于公元900年以前,在古英语中的形式是“cu”,源自日耳曼语的“kwon”,据说是模仿牛鸣的声音。虽然在非正式的用法中可以泛指任何年龄的母牛乃至任何性别的牛,但“cow”的确切定义应该是“生育过的母牛”,未曾生育过的母牛是“heifer”。“heifer”古英语作“heahfore”,起源不明,但有猜测可以拆分为两部分:“heah”(高)在古英语中很常见,带有“体型巨大”的含义;末一部分可能与古英语的“faran”(走)有关。连在一起勉强能凑出“高大的行走者”之意。作为“cow”与“heifer”间分界的小牛倒是没有性别之分,只要是在一岁以下,全都可以放心地称做“calf”。

文章作者

王星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旺堆和他的女儿们

传奇西藏的影像与个人史 被电影《农奴》改变的人生

62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