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储蓄来生》|作者韦兵解读

作者:韦兵

2023-04-05·阅读时长2分钟

7095人看过
何谓“寿生寄库”?为什么活着的人要给自己烧纸钱?

《储蓄来生》|作者韦兵解读

14.2MB
00:0015:29

韦兵 著

巴蜀书社,2022年

【解读】韦兵,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书是一部关于宋代文化史研究的新著作,主要探讨了唐宋以来民间流行的寿生信仰。寿生信仰是唐宋时期发源的一种民间风俗信仰,人们通过烧纸钱来偿还在幽冥所借债务,并在幽冥储蓄,以备身后使用。作者利用出土文献、现存文物遗迹等史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寿生信仰的起源、流传与影响,加深了人们对传统社会生死观念的认识,指出了寿生信仰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反应投射,以及寿生信仰中体现的平等、契约精神、个人主义等观念。

TIPS:

1. 唐宋以后,“佛教这种审判加酷刑的幽冥世界形象日渐成为人们的基本观念”,十殿阎王、判官、牛头马面以及“各种酷刑组成的冥府”也成为古代中国人对“死后世界的共同理解”。由于这个地下世界过于阴森恐怖,基于阳间的经验,古人往往通过特定的仪式和方法来安顿阴间不安分的亡魂,贿赂冥府官吏,以求得阳间生活的安稳和逝后阴间生活免于受刑。

2. 中国古代安魂方式大致有四种:升仙炼度、往生净土、冥判轮回和寿生寄库。其中“升仙炼度”最为传统,难度系数也最高,其是在“一套技术指导下,保障亡灵能够飞升仙界”,西王母信仰和后来的九幽炼度都属于这一范畴。著名盗墓小说《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故事的展开,都或多或少借鉴了这一观念。“往生净土”来源于佛教,其内涵是通过“佛教徒的修证”或通过“佛菩萨接引,死后神识进入各种净土世界。”“冥判轮回”是指亡魂在幽冥接受审判,逐一通过阎罗十殿,生前造作诸罪孽,此时纤毫不能隐瞒,必备报以酷刑。亡魂受审遭刑结束,权衡功过,转生六道。“寿生寄库”从“冥判轮回”的观念衍生而来,其不再强调残酷的十殿审判,而是通过“金融契约”的形式来量化人的功过,并以此作为转生六道的依据。这四种安魂方式体现了不同的特点:“升仙炼度讲究技术,往生净土讲究功夫,冥判轮回讲究功德,而寿生寄库讲究存贷。”

3. 寿生寄库仪式大致可以分为“共法”和“不共法”两种。“共法”是与其他仪式相同的仪式节目,如:结界、立幡、建坛、鸣鼓、步虚、拜忏、存念、请神、礼圣、诵经等。这些仪式的终极期许是“通过这一系列仪式建立斋坛神圣空间,上表表明此次斋坛建立目的,虔诚存念祈请诸神降临斋坛证盟”。“不共法”是寿生寄库较之其他仪式独有的节目,“是操作寿生仪式的关键,其特点是需要配合大量文检。”“寿生寄库”的不共法仪式主要有五个步骤:启语正奏、迎请库官、宣牒对案、酬谢力伕、焚篑叮嘱。这五个程序环环相扣,“是寿生科仪独特性的节目,每一步都要配合相应文检,而各类文检在一个虚拟的仪式空间按程序运行,建构出寿生仪式的神圣意义。”

|作者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他的书来了!作家用最真诚的声音,讲述最认真的写作,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分享最有温度的文字。在这里,邂逅一位作者,遇见一本好书。

点我订阅

制作人:筱诗|审校:南希|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3年4月5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韦兵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作者来了

作者亲自上场给你讲书

40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