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梁永安的电影课》|作者梁永安解读

作者:梁永安

2023-05-04·阅读时长3分钟

6361人看过
复旦教授解读10部世界伟大电影。

18.9MB
00:0013:44

梁永安 

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 

【解读】梁永安,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被评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 

梁永安在这本书里面讲了10部电影,都是电影史上很有分量的作品。《苔丝》《傲慢与偏见》《小妇人》《细雪》《走出非洲》《卡萨布兰卡》《罗生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千与千寻》《法国中尉的女人》。为什么会讲这10部电影呢?首先一点就是这些电影聚焦了我们现代人目前还深深感到困惑和焦虑的一些根本性的生活问题,比如生存问题、发展问题、我们的情感、我们的观念、我们的价值选择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爱、欲望、命运还有自由。尽管这10部电影里面的故事、人物有的可能是一百年前,甚至两百年前的,但是和我们今天的人依然息息相关。而且电影文化是一种在我们全球化时代里面最有贯通性的艺术形式,我们通过看电影,不但看到世界,其实更多的也是看到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在这个社会和历史的大变动中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愿望和我们面临的种种困境。

TIPS:

在全球化时代的视觉语言里面,电影是一个特别强大的媒介。当代年轻人的人生无非面临着三大任务: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学会热爱生命。

1.认识世界。万千年前,人类社会进入口语时代,文化传播靠口语实现,于是人们只能待在小群体、小部落里面,二三十个人一群。因为口口相传很容易走形,所以大社会是不可能用口语来连接的。后来社会发展了,人们开始用书写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很多记忆从此可以保存下来,人类文明史至今已经有一万年了。书写时代之后,就来到了视觉时代。视觉时代的典型产品就是电影。通过电影人类获得新的公共性。我们在一个电影院里边,其实是跟很多人一起来观看、来感受的,所以人和人之间产生了某种交互。更重要的是,电影是跨文化的。如果是书籍的话,传播有限,很多人都没法看。比如说我们中文的书,拿到非洲去没几个人看得懂。但是电影是视觉全息化的,哪怕你对电影的语言半明不白的,但仅仅通过视觉,还是大致能看懂整个故事的。所以全球化时代的视觉语言里面,电影是一个特别强大的媒介。世界是无限广阔的,而我们自己原来的视野可能很狭窄。但在电影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生活,从古到今,人们试验过、追寻过、探索过、成功过、失败过,悲欢离合,各种各样的活法异彩纷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非常丰富的表达。

2.认识自我。很多电影就是表达一个人,他面对这世界的渴望、他自己的追寻、他的目标、他的爱、他的恨等等,并且在追寻这些东西的时候获得成长。人都要成长,生命都要不断地日新月异。我们一个人到底该如何去安顿自己的心灵,怎样去安顿自己的情感?这些答案或许在电影里都可以找到。以电影作为坐标系,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大量的局限。但幸运的是我们还年轻,还可以有很多尝试生活的机会。

3.学会热爱生命。这个生命不是光是自己的生命,还是万千生命。每个人都要等成长到一定阶段才会知道,我们的人生的价值其实在万千生命里面。我们成长的初期都觉得自己最重要,觉得自己就是宇宙中心,但是后面慢慢才会感觉到整个世界。因为你渐渐地开始劳动,当你的生存承受各种压力的时候,当你真正放大了自己,沉浸到生活里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尽管自己很难,但世界上很多人比你还难得多。世界充满了问题,而我们来这个世界,是要做点有价值的事情,而且同时这是你自己很感兴趣的一件事情。一个人热爱生命,就是热爱这个万物有灵的世界。但生命发展总是遇到各种障碍,有各种问题。电影里面,特别是名著改编的很多电影里面,其实都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一种强烈的面对世界的共情。当然电影也有它的娱乐功能,娱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一种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这种对于人的关注,对于人的价值的珍惜,都是我们电影里面所表达出来的一种价值、一种感情。

点击收听《梁永安·复旦爱情文学课》

|作者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他的书来了!作家用最真诚的声音,讲述最认真的写作,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分享最有温度的文字。在这里,邂逅一位作者,遇见一本好书。

点我订阅

制作人:筱诗|审校:南希|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3年7月11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梁永安

发表文章3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5人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作者来了

作者亲自上场给你讲书

40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