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读编辑部
2024-07-16·阅读时长1分钟
项木咄(著) / 杨杰(绘)
华龄出版社,2024
【解读】项木咄,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历史科普作家,出版作品《围观考古现场》。致力于用通俗有趣的方式,分享考古背后的硬核故事。
本书讲述流失海外国宝的前世今生,有条理地将历史事件串联并故事化。将国宝流浪海外的历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来,适合全年龄段阅读。每个故事有一个主要的文物线和历史背景,涉及的朝代也很广泛,再搭配国宝拟人的精美插画,赏心悦目又发人深思。
TIPS:
1.在纸被广泛使用之前,古人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和帛书。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竹简的出土量要远远高于帛书。到目前为止,我国主要出土过两次重要的帛书。一次是大名鼎鼎的马王堆汉墓,而另一次,就是子弹库帛书。马王堆汉墓的帛书是西汉初期。但子弹库帛书的时代,根据研究,大约在战国中期的楚国阶段,比马王堆汉墓早了好几百年。
2.当然了,并不是每一件国宝的外流,都伴随着尔虞我诈。在民国那个彷徨的年代,很多人也是身不由己。最近几年山西的文旅很火爆,很多朋友开始组队去山西看古建筑,其中洪洞的广胜寺算是个网红打卡点。在广胜寺,大家都关注飞虹塔、水神庙的壁画,希望大家去看一下大殿前面,左手边有一块碑,这块碑记录了100年前的一场往事。
3.国宝流失海外的曲折故事,或让人牙咬切齿,或让人扼腕叹息,更多的细节当然是留待大家去书中探索了。我选择将这些隐于文物背后的历史细节逐一呈现出来,其实主要是为了记录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毕竟,只要我们不把它们忘掉,这些国宝就有回来的可能。
|作者来了|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他的书来了!作家用最真诚的声音,讲述最认真的写作,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分享最有温度的文字。在这里,邂逅一位作者,遇见一本好书。
制作人:筱诗|审校:南希|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4年7月17日
发表文章50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294人
一个编辑部和TA关注的世界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