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6·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83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谢九)
大股东增持一般出于两个目的:一是作为最了解自己公司经营状况的产业资本,认为公司目前的股价被低估,二是为了维持股价以便进行再融资。无论从哪个角度,对投资者而言都是积极信号。上一轮在市场低迷时期逆势大幅增持的几家公司,其股价后来都收获了几倍的涨幅。旭光股份(600353)的大股东增持超过5%,股价最大涨幅298%;海信电器(600060)的大股东增持2%,股价最大涨幅468%;新兴铸管(000778)的大股东增持2%,股价最大涨幅258%。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最大涨幅为109%,可见这些大股东增持的公司股价涨幅明显超越了大盘。
今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增持行为主要发生在5月以后,也就是市场加速下跌之后,而在前4个月,大股东增持行为还屈指可数。1月份仅有天音控股和京新药业两家公司增持,2月份增持的是海螺水泥、方大炭素、中兵光电、农产品、中国国贸等5家公司,3月份只有中工国际、世荣兆业、浙江龙盛和瑞贝卡4家公司,4月份更是无一家增持。从整体看,前4月的增持数量大大少于大股东减持数量,增持仅有1592万股,而减持高达13.2亿股。转折点发生在5月份,5月份共有22家公司增持约27亿元的股票市值,而当月减持市值不到15亿元,这也是自2008年10月以来,A股市场第二次出现增持超过减持的现象。进入6月份之后,大股东增持规模继续扩大。
在新一轮的增持浪潮中,有些大股东增持数量较小,仅仅只是象征性增持一些股票,而有些大股东增持规模较大,对投资者而言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现有数据看,近期计划或者已经增持比例接近或者超过总股本2%的公司有中国南车(601766)、精工钢构(600496)、威海广泰(002111)、山东威达(002026)和上海金陵(600621)等。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12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