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6·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0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谢九)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A股市场历次触底反弹,通常是银行股率先吹响号角,这一次也不例外。A股市场始于去年12月的反弹,主要得益于银行股的发力,在一个多月里,银行股平均上涨30%左右,其中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的涨幅甚至达到了50%,招商银行的涨幅达到40%,远远超过同期大盘涨幅。由于银行股在A股市场占有无与伦比的权重,再没有任何一个板块比银行股更适合撬动大盘指数。
支撑银行股反弹的主要因素还在于其超低的估值水平。目前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仅为6倍,市净率为1.1倍,大大低于沪深300指数16倍的市盈率和1.6倍的市净率水平。与银行股历史上的估值水平相比,银行股现在的估值也处于最低水平。2005年上证指数998点之时,银行股的市盈率为15倍,2008年上证指数1664点时,银行股的市盈率为10倍左右。在现有的估值水平上,银行股走出一波估值修复行情,其反弹自有其合理之处。
除了估值因素之外,政策因素可能是刺激银行股反弹的直接导火索。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13年要“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我国的银行新增信贷规模在2009年创下9.6万亿元的历史新高之后,在2011和2010年,新增贷款规模均保持同比减少的趋势。2012年前11个月的新增信贷规模为7.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全年规模超过8万亿元已无悬念,这将仅次于2009年新增信贷9.6万亿元的规模。对于2013年的信贷规模,市场一度曾有疑虑,认为可能会相较2012年有所萎缩,不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贷款适度增加”的提法打消了市场的顾虑。这说明至少在2013年,我国银行贷款规模还将继续扩张,这使得投资者至少在短期内恢复了对银行股的信心。除此之外,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情绪也有所缓解,随着中国经济在去年四季度逐渐企稳,地方债务平台和房地产相关贷款在短期内爆发风险的可能性降低,银行的资产风险警报暂时得以解除。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98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