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晓
2018-02-26·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42个字,产生12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陈晓)
那是个蝉声高唱的午后。天应该很热,不然也不会想去那个林业局的山头,一个西南小城中树木最茂盛的地方,5岁的我和一群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发现的“秘密花园”。这天的玩法是扯树林里麻绳粗的树藤,缠在两棵树间做成秋千。树藤粗糙僵硬,最后制成的秋千松松垮垮垂在离地面很近的地方,必须有一个小伙伴在身后助推,秋千才能启动。但就在那个记不清年月的夏日午后,秋千越荡越高,我记得自己几乎倒立起来,脚尖碰到树梢,发梢扫过地面,感觉像飞起来了。树林很安静,只有树藤摇晃时与粗糙的树皮摩擦的吱呀声,还有孩子快乐的尖叫。
这是记忆里最淋漓尽致的一次快乐。蒙台梭利分析儿童一些重要的精神时刻,第一次提出“皈依”的概念。她描述一群大地震后幸存的孤儿,沮丧、沉默、冷淡,难以进食和睡眠。但在一个有宽敞庭院、宽阔走道、金鱼池塘和美丽的花圃儿童之家中,在一群修女精心但温和的教导下,这些儿童找到了皈依。“他们到处跑和跳,或在花园里提东西,或把屋子里的家具拿出去放在树下,既没有损坏它们,也没有相互碰撞。在这整个过程中,他们欢快的脸蛋上呈现出一种幸福。”当时有一位意大利著名的作家评论说:“这些儿童使我想起了皈依宗教者。再也没有比征服忧郁和沮丧,使自己上升到更高的生活层次更不可思议的皈依了。”
我也愿意把在秋千架上不足为外人道的喜悦理解为一种皈依。蒙台梭利认为不幸的儿童摆脱悲哀和放任是一种精神更新,但对更多没有遭遇巨大痛苦的普通孩子来说,能够与环境和谐相处,并在平常中遇到比以往更深刻的快乐,也是一种精神更新。通往物我两忘的专注的幸福可不容易。回想我们站在那架树藤制作的秋千架之前,首先要翻过一堵约2米高的墙。一群1米多点的小孩像蚂蚁搬家一样,先找一堆界面相对平整的石头垒在墙角,相互推举后爬上墙头。然后颤颤巍巍站起来,沿着墙头走好长一段路,找到离墙最近的一棵粗细适中的树,猛地扑过去,抱着树干滑到墙的另一侧,才能到达那浓荫蔽日,隔绝人迹的秘密花园。每一步都考验着一个学龄前儿童的体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勇气。更重要的是,在这群小人儿按照自己的想法,笨拙缓慢地征服障碍前进时,没有横空飞来成人的怒喝:“危险,停!”
发表文章26篇 获得27个推荐 粉丝782人
社会调查、徒步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