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步冲
2018-02-28·阅读时长2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194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朱步冲)
( 2009 年1 月16 日,韩国官员穿着防辐射服视察朝鲜核电站仓库的核燃料棒 )
从“硬对抗”到“软着陆”
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布了上台后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提出了“扩展与参与”战略,主旨为利用“冷战”后总体对美国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全球各地区政治事务的力度,实现和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1997年,这一战略又被修改为“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同时应对后“冷战”时代大国对其全球霸权挑战的同时,加强应对所谓地区性“不对称威胁”(即有可能采用恐怖袭击和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非常规武器对美国实行打击,对美国持敌对态度的地区性发展中国家)。这正如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强调的那样:“一旦现存的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地缘政治结构框架自行瓦解,人口爆炸,贫困导致的移民,急剧的程式化,种族宗教的敌对,以及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撒的后果将无法控制,如果没有美国持续和有针对性的介入,不用多久全球动乱的力量就会主宰世界舞台。”
在诸多全球热点中,欧亚大陆这个“世界岛”,是美国战略利益的核心。布热津斯基要求美国在亚洲建立“一种以美国为仲裁者的稳定的大陆均势”,从而“有效应对在朝鲜半岛和中东发生的两场地区性军事冲突”。在后“冷战”时期,继续拒绝被纳入美国环太平洋体系的朝鲜,成为美国定位的“无赖国家”典型,而其在核武器与远程导弹等国防项目上的发展,也被美国视为“地区性不对称威胁”的例证。2000年1月号《外交政策》上,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康多莉扎·赖斯在《促进美国国家利益》一文中声称:“金正日政权的不透明,使得我们很难知晓它的动机,只知道这些动机的本质是恶意的,与曾经的民主德国一样,朝鲜是其国境边上另一个成功国家的邪恶孪生兄弟。”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现互联网媒体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