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打工子弟:他们的城市成长

作者:丘濂

2018-02-28·阅读时长15分钟

59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590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丘濂  王珑锟  董淼)


( 燕京小学教室里的温度和室外没什么区别,老师和学生都穿得很严实 )

话剧演出:“你本来是只小天鹅”

2011年12月24日,由燕京小学学生排演的英文话剧《喜羊羊与灰太狼》要首次登台表演,这是第二天正式演出之前的预演。话剧的编舞、来自麦田教育基金的志愿者北北联系了一家车友会的负责人,孩子们的演出将作为车友会年会上第一个出场的节目。说好了早上7点半从学校出发,参加演出的7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在6点多钟就来到了学校。“夜里有点兴奋,睡不着觉。”五年级的邵邦雄告诉我。在前一天,北北特地嘱咐孩子们可以少穿一点衣服,“因为我们是在一个城堡一样的酒庄里来演节目,那里很暖和”。燕京小学的地点在北五环外六里屯村的一个仓库中,薄薄的彩钢板将仓库隔出小学和学前班共8间教室。教室最前方的黑板下方都有一排烧得很烫的暖气片。可是由于仓库整体空旷,每个班级也没有门,教室的温度和室外没有什么区别,孩子们平时都穿得胖乎乎的。

7个孩子在表演方面是燕京小学里最优秀的学生。“当几个朋友同意提供演出场所后,我们就想把它做成一个巡演。这时我在学校里进行了海选。我去四到六年级的三个班里,给大家介绍了这个话剧的内容,他们谁感兴趣参与可以自己起立,老师认为条件不错的也进行了推荐,这样就有了最初的人选。第二轮的选拔里,我让他们展示自己在唱歌、跳舞或其他方面的特长,还虚拟了一些场景让他们来演。进入第三轮的孩子则要自由结成小组来表演小品。最终我们确定了10个学生,又在排练过程中淘汰了3位。”话剧的导演张征对我说。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的张征曾经在美国跟随一家当地剧团演出,他现在是莎客戏剧沙龙的会长,也为《英语沙龙》杂志撰稿来介绍英国戏剧的知识。两个月前他经朋友介绍,找到校长燕兆时,想抽空来学校义务教授英语课。“燕校长知道了我的背景后,建议我帮助排演一出英文话剧。他说,孩子们从来没有用英文来表演过,这样也是帮助他们认识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文章作者

丘濂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484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金正日的国际角色

后“冷战”时期的17年执政史

9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