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5·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83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一款“设计有缺陷”的锂离子电池,终结了三星手机的强势回归,四平八稳的苹果从中获利了。对于科技产业,一次冒进足以致命,而裹足不前也可能像当年风头最劲的诺基亚那样陨落。在这题材黯淡、监管趋严的时代,投资者对黑科技的渴望炙热起来,可三星都难把握的高科技,散户投资者更是雾里看花了。
9月19日,当海尔传出了颠覆性的制冷技术后,股价飙升,差点涨停,但事后证明这是一年前的新闻,电磁制冷也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基础。“磁制冷”技术主要基于“磁热效应”,当磁性材料在受磁场作用磁化和去磁的过程中,会对外释放和吸收热量。该现象100年前就被科学家发现了,较之传统制冷技术,磁制冷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无噪音,堪称完美,但目前的发展却存在着多种瓶颈,每次磁制冷循环所产生的温差还不够大,制冷过程中的热交换速度不够快。全球多公司都在抢跑磁制冷技术民用化,海尔在2011年成立了磁制冷事业部,2015年推出了应用磁制冷技术的酒柜。仅此而已。
回到让三星损失了几十亿美元、商誉惨遭滑铁卢的锂离子电池:在与苹果的竞争中,三星曾两度逆袭,一次是大屏幕,另一次是曲面屏,每一次都是黑科技制胜的典型案例。为了出奇制胜,三星把技术能力发挥到极限,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次用的Note7“大容量电池、急速充电”是宣称亮点之一,既要功能强大又需在性价比上保持优势,三星于是选用稳定度略逊一筹、价格便宜的锂离子电池,而非其他厂家多选用的安全的聚合物锂电池。又因为在三星最高端的产品需挑战业界极限,电池尺寸于是被极力压缩,正负极电距离接近到了危险的程度。当然,这是从技术角度的一种推测,有关三星手机爆炸的调查,至今还没有权威的结论。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96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