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军
2018-03-08·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6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宋晓军)
( 2月24日,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右)公布一项裁军计划,以应对国防预算的削减 )
2月27日,在众多媒体紧盯“一触即发”的乌克兰局势时,美国盖洛普公司公布一项不久前进行的一次“美国是否该削减军费”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支持削减军费的民众比反对削减军费的高出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应该说是对三天前美国国防部长就军队要过“紧日子”向外吹风的一个正面回应。于是,有位关心军事新闻的朋友在饭桌上就向我提了一个问题:美军“过紧日子”,中国怎么办?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从这次美国国防部长向国会提交数额为4960亿美元的2015财年国防预算的背景说起。简单地说,由于美国国债的数额过高,2011年国会两党达成共识最终形成了控制债务上限的法律——《预算控制法案》。随后两党在如何落实这个“法案”的路径上又发生了争执,最终不仅导致2014财年的国防开支一直没有着落,而且还引发了“政府关门”事件。去年12月,两党再次在预算上达成共识,这个“共识”具体到国防开支上就是给了国防部2014财年和2015财年的两年“缓刑”。这次国防部长就2015财年国防预算过“紧日子”的吹风,实际上是考虑到2016财年(2015年10月1日开始执行)万一严格按“法案”执行的一种“未雨绸缪”。
接下来再说这次军队过“紧日子”的吹风与中国军队的关系。虽然从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角度看,这种“缓刑”的做法与今年11月“中期选举”前两党先“休战”有关,但对于正在准备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措施的中国军队而言,并不是没有参考意义的。比如2月25日美国《琼斯妈妈》杂志在一篇评论2015财年美军要过“紧日子”的文章中,就引用了国防部长去年11月6日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一次讲话的内容:包括医疗、养老在内的人力成本超过了国防预算的50%,我知道我们是承受不起的。同时文章还引用了另外一个数字显示,在过去10年美军人员的人均成本翻了一番,达11.5万美元。那么这与中国军队有什么关系呢?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