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鸿谅
2018-05-24·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08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成功案例总是吸引股民资金的根本 )
热闹喧嚣的股市散户故事是全民共享的样本,股市里另一部分传奇相对神秘而低调,它们遵循着财富圈里被引用得最多的经典原则——“闷声发大财”,成为特定圈子里更激动人心的榜样。
私募基金,这是一个在目前中国法律法规里找不到合法身份的称呼,这个投资群体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接近他们比接近普通的散户股神困难若干倍。简单地来解释私募,其实就类似某种投资联盟,私募与非法集资之间,只隔着模糊的窗户纸。
即便是动用了所有私人关系,记者最后能接触到的私募基金经理或者说操盘手们,依旧屈指可数,而且毫无例外的谨慎而低调。几乎全部受访者甚至在使用化名的前提下,依旧顾虑重重,采访结束之后反悔,反复请求记者放弃他们的故事。理由是“现在局势太敏感了,证监会在盯着,谁出来说谁倒霉”。大局势之外的另一种顾虑来得更加真实,“做这一行的有很多别人想不到的麻烦,谁都不希望过多透露个人信息”。即便是愿意开口说的,也仅限于讨论投资理念,然后举出几单成功操作案例,用收益率来证明自己的投资天赋。在这个行业里,成功案例正是吸引资金的根本。
发表文章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