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炜
2018-05-25·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1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清早,上班途中,我们会听收音机,手机短信会告诉我们一些重要新闻。到办公室打开电脑,通过RSS订阅,我们知道了更多的新闻,知道周围哪些朋友更新了博客。中午吃饭,路过报刊亭,看看新出的几本杂志封面。工作间隙,我们用MSN聊天,传图片,从网上看欧洲冠军杯的进球视频,晚上回家买张晚报,吃完饭看看电视,睡觉前再翻翻杂志。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泛滥的时代,而媒体行业的人更关注这种泛滥,每一种新媒体形式出来,就被老媒体鼓噪一番。一份行业报告说,也许以后我们回忆2005年,这一年会被当成报纸走向死亡的开端。这一年,美国报纸和杂志都有大规模的裁员,广告收入下降。《费城问询报》原来有40多个记者跑城市新闻,如今只用20来个。《时代》宣称要做“多媒体集团”。公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他们用自己的手段参与信息传播,从内容制作到编辑。
2006年3月,新闻集团默多克发表演讲谈论“报纸的未来”。他的主要观点是,在我们身处的产业,传统精英人物的“权力”日渐弱化。新一代媒体消费者正在兴起,他们渴望内容按照他们所需的时间、他们要求的方式以及他们盼望的容量来传递。在线内容培养了大量受众,已为读者提供了具有附加值的环节,诸如邮件新闻、博客、互动评论以及PODCAST等等。新闻内容得到重新设计,以适应受众的需要。媒体渐成快餐——民众在日常活动中消费媒体,看新闻,看体育节目,下载电影。但这并不意味着旧媒体失去了让民众获知周围世界所发生一切的历史作用。
1995年夏天,美国《新共和》杂志的编辑金斯利(Michael Kinsle)跑到微软总部西雅图。他希望筹得一笔钱,办一本自己理想中的杂志。一年后,扎根于微软总部西雅图雷德蒙镇的网络杂志Slate.com出版了。它在互联网中生死起伏了好几次。网络杂志的优势是没有纸张、印刷和邮递的成本,金斯利希望读者为这本杂志付费,但10年后,帮助他们获得利润的还是广告商。也就是传统杂志的商业模式。当然,有趣又酷的新闻评论是Slate的专长,他们的文化和体育报道也决不枯燥。
发表文章24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170人
作家,《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主播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