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恺
2018-05-25·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4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民国初,上海跑马场内挤满了观众 )
1951年,人民政府将跑马场的土地收回。1936年落成的豪华建筑物跑马厅,还在跑马总会手中,但是由于不能赛马,毫无收入。1954年,欠下了大笔地税和人员工资的跑马总会告别了上海,将一切动产不动产交给了政府。在上海已经流行了近百年的跑马活动终于结束。人们遗忘历史速度之快让1970年来访的英国人哈瑞特·萨金特难以忘记,当时跑马总会已经是采光不好的图书馆大楼,神色困惑的图书管理员告诉她,自己不知道这里是跑马总会所在地,但他很喜欢这里的景色,在窗口可以看见绿色的人民公园——100年来的跑马场已经不再存在。
而现在,图书馆已经搬迁,这里已经是新的上海美术馆所在地,华美的清水红砖墙已经清洗干净,大楼一角搭着中国式的层叠木结构——是某个中国艺术家的实验作品。一点看不出这里曾经的影子了。不远处的江阴路当年是跑马场附近的马房所在地,居民的房屋里外墙上还有大量拴马的铁环——不过这也是两年前的事情,这批马房也已经被新的高楼所替代。
1848年4月17日,英国人在上海的第一次赛马活动开始,这是他们建立租界后又经过4年的努力才达成的“一件盛事”。那次赛马很轻松,骑手转了个圈,从树丛后面的大杨柳出发,又绕了个大圈。当时“高鼻梁”战胜了“快吻我”,一匹马逃出了跑马场,就此不见。而马夫穿着中国传统服装游行的照片也刊登在当时英国人办的报纸上。报纸还写道:“运动高于一切,我们的所作所为当令英国的大赛高手叹为观止,运动是我们至高无上的目标”——跑马当之无愧地成为侨民在上海最早开展的运动项目。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