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静
2018-05-25·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0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南洋公学旧址 )
校友陆定一在《交通大学校史》的序言中写道:“南洋公学是清朝统治者被逼成立的。1849年甲午之战,清军惨败,北洋海军覆没。南洋公学在1896年创办起来。”不止是南洋公学,可以说,清末民初的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开展,和当时的国力积弱有很大关系。甲午海战后,尚武救国说十分风行,练习兵式体操被作为救国标准。蔡元培就讲过:“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是健全国民的基础,临时授以军事知识,亦可执干戈以卫国家。”蒋介石后来在学生中推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和御都有很强的军事功能。南洋公学校长唐文治强调:“日俄战中,日人以短兵技击战败强俄,不能只知国之病在贫,而不知国之贫又在弱,认为发奋有为之精神,必须寄于发奋有为之体魄。”
洋务运动的新式军队学堂主要以三种方式引进西方体育:一是派人留学日本,1901年左右留日学生高达1.3万多名,有一所名为大森的体育学校开设体育学、解剖学、徒手体操、器械体操和兵式体操,吸纳了很多中国学生;另两个途径是国外书刊和外国人的传播。苏松太道吴煦曾向上司报告说:“因各营兵勇施放洋枪,未能娴熟,遴选壮丁,设局松江,练放洋枪洋炮,即派华尔前往教习,并演西洋各项阵势(兵操)。”这个华尔就是被写进中国近代史的那个洋枪队的总教头。南洋公学的创办人盛宣怀是洋务出身,他的学校里自然有洋人教授体育。教棒球的体育教授莫礼逊月薪500元,而教武术的拳师刘震南只有30元薪俸,还不包住宿,莫礼逊的课程颇见起色,只教三周棒球,南洋公学队就胜了沪江大学队。当时体育课就叫做“体操”,分为普通操和兵操,每周练习三四个小时,在中院(中学)和小学开设。交大校史中就有这样的记录:“兵操为主,轮流去苏州靶场实弹射击,荷枪列队往返于苏沪之间,校外人有大开风气之感。”
那时的运动项目带有半殖民地反侵略的气息。1907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一次江南校际联合运动会上,有几个比赛项目很特别:要塞占领、恢复路权、列国争球,军体项目中有击剑、刺枪、柔术,实战性大于观赏性。另一些比赛比今天的运动会更有趣味,比如夺旗竞走、写字竞走、持蛋竞走、三足竞走……更像是游戏。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