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维樱
2018-05-25·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8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天桥的“京城跤王”沈三铜像 )
《京都球侠》的由来
按照《中国档案报》的一份历史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中外足球赛发生在1907年5月7日,由中国协和书院队挑战英国水兵队,比赛地点在天安门广场右侧。协和书院队的成员为北京在欧洲留学时会踢球的归国学生,教练是著名画家吴昌硕,“山河破碎,在球场上杀杀洋人威风”是吴昌硕组织球队发起挑战的原因,结果,协和书院队以2∶0取胜。而在《中国足球演义》一书中,这场比赛有了不同的版本,由此衍生出的庆亲王奕错送九龙白瓷杯和之后的国际足球赛使其更具传奇与传播性。于是,当1986年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三次冲击世界杯失利时,以历史上最早的中外足球赛为原型的娱乐片《京都球侠》成为票房奇迹。导演谢洪说,通过查看半文半白的历史资料,基本确立了故事原型。《中国足球演义》一书是这样描述这一比赛的:“英军头领风闻协和书院有足球队,就通过书院教习觉斯搞了个比赛。大约在公历1906某月日辰时,教习觉斯带领协和书院足球队及大群举子,依约来到天安门东南方的英军兵营球场,与英兵球队赛球。”
《京都球侠》中张丰毅饰演的主角“周天”生活中真实的原型是协和书院的马文昭。在这场中英对抗以及其后进行的中英美意国际比赛上,马文昭被称为“领军将才”。毕业于清华的刘曾复老人曾在马文昭工作过的协和医学院实习,据他介绍,出身于农民家庭的马文昭因家人信仰基督教,一直得到教会资助。由于刻苦学习,从协和书院毕业后升入北京协和医学堂,后赴美国芝加哥,圣路易斯大学进修,并在1945年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1947年任该校解剖学科主任教授。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