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悲歌

作者:朱伟

2018-05-25·阅读时长4分钟

33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4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老罗死了。他的出生日是1927年3月27日,刚过80大寿一个月。我喜欢的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中,先是富尔曼死于1942年,40岁;然后是卡萨尔斯死于1973年,97岁;再然后是富尼埃死于1986年,80岁;再然后是杜普蕾死于1987年,43岁。现在,老罗也走了,那雄浑而沉郁歌唱着的琴声从此只凝固在唱片里。我一直以为大提琴是一件表现男性胸腔厚度、情感蕴含深度、在气质上又集聚着意志与力量的乐器。从这个意义上,优秀的大提琴演奏家已经越来越少。现在当红者,梅斯基也好,马友友也好,有美丽的悲悯,却难以构成巨大共鸣的能量。

在我印象中,优秀的大提琴家有一种坚毅与庄严,比如西班牙人卡萨尔斯,再比如老罗。他们端坐在那里,本身就庄严如一尊钢铁塑像,凛然不可侵犯,于是运弓才有那样足以使周围空气颤抖的琴声。老罗与卡萨尔斯相比,又多了那种感人的宽厚。他总是带着那样宽厚的微笑,没有卡萨尔斯那种暴躁,所以听不到他咆哮的琴声。当然,他也有迷人的愤怒,相比下,他的愤怒冷峻就带着那样一种挺立在那里的威严。

他最具代表性的演奏,是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海顿和肖斯塔科维奇。

文章作者

朱伟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547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火炬

丝绸之路到传教留学之途 现代体育在中国启蒙时代

43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