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5-25·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2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米兰)
(
理查德·罗杰斯 )
3年前,在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刚刚获得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之后,瑞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她有过一次访谈。库哈斯特意问她会不会对从此以后总被称为“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感到烦心,至于他自己,从2000年起这个一直贴在他名字上的“必然形容词”已经让他厌烦不堪了。
自从1979年拥有凯悦(Hyatt)酒店集团的美国普利兹克家族创造出这一建筑诺贝尔奖的替代品以来,全世界已经有30位建筑师得到过这个“必然形容词”。凯悦基金会3月28日在洛杉矶宣布,今年73岁的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是第31位。伴随这个建筑界最高荣誉的每次都是一段热情洋溢的赞美文字、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和一个铜质奖章。这一次,罗杰斯获得的褒奖是:“对现代主义运动的独特阐释,对像机器一样的建筑及其明晰度的兴趣,对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结合以及满足使用者变化要求的灵活建筑平面的贡献。”至于那个铜质奖章,要等到今年6月份伦敦白厅宴会厅里的仪式之后才会挂到罗杰斯的脖子上。
“迟到的奖项”、“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好像所有人对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都如出一辙,毕竟,今年已经是罗杰斯和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合作设计的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建成30周年了。当年,在罗杰斯和皮亚诺还都只是30多岁的时候,他们通过国际竞赛中标,用一种内结构外露的做法把一个6层的钢结构建筑连同它的管道、输送管、电梯和自动扶梯都恶狠狠地暴露在巴黎的街道上,钢柱、钢梁、桁架、拉杆等这些通常被隐藏起来的结构系统在外面都一览无余。1977年刚建成时候,这个几乎人人都讨厌的艺术中心被比喻成“可怕的化工厂”,现在,普利兹克的评委们说:“在城市的中心,这一革命性的建筑把曾经是精英主义的标志变成社会和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而皮亚诺是在1998年获得普利兹克奖的。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