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宁宁
2018-06-19·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4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在布拉格参加马拉松赛的Kevin )
Beer喜欢向新队员展示手臂上线条清晰的肌肉,喜欢谈论自己的马拉松经历和半年后即将成行的乞力马扎罗山登山计划,但对他从事的基金行业的话题却总是轻描淡写,他说“我只有两个爱好,一个是跑步,一个是喝啤酒”。Laura喜欢在跑步的时候花样百出,一会儿跳起来摸树枝,一会儿转过身背着跑,边跑边放慢语速喊“忘掉一天的疲劳,忘掉一天的烦恼”,热了还会躲在路边黑暗的树丛里把衬在运动衫里的圆领衫脱掉,她说“自己舒服就好了”。Kevin喜欢谈论他有关独立电影的创业计划,会讲起他资助了7年的5个苗族学生,他会在跑完一圈后回过头来陪着落在最后的队员跑,他说“健康不需要太多时间,开心不需要太多钱”。Geoffrey是“一起跑”俱乐部网站的制作者,是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当初Kevin正是看到他在携程网的同城相约论坛里贴出的约人一起跑步的留言,才一起创建了现在的俱乐部,他跑步、游泳、组织俱乐部活动、维护俱乐部网站,但什么都不爱说,实在被追问得绷不住了,终于说了一句算是能概括他想法的话:“跑步不需要理由吧。”
他们都是上海“一起跑”俱乐部的成员。俱乐部成立两年多,大约有400多人参加过每周二环世纪公园的自发慢跑,在俱乐部召集人那里留下具体联络方式的也有300多人。不用事先约定,不用招呼组织,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集合地点就在花木路和浦建路交界处的世纪公园7号门前。这里交通方便,地铁二号线世纪公园站就在附近。也有不少人开车过来,大家可以把东西锁在队友私家车的后备箱里,还可以在车内简单更换运动装,做些准备。大部分人都直接从上班的地方过来,之前吃点儿面包或香蕉。跑两圈的人7点整出发,跑一圈的人7点30分出发,不跑只来吃饭的人8点等在7号门,等跑步的人回到起点。接着大家分头搭队友的车去附近的餐厅吃饭,活跃分子会主动去把菜点了,然后就边吃边闲聊。俱乐部中不少人有自己的公司或者在自己的领域中独当一面。在上海,这些人注定生活稳定,收入颇丰,内心也更多进取的驱动力,也注定要承受更多体力和精神的压力。
2004年10月,Kevin回国创业,之前他在英国读了硕士,又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做了近3年的网络教育工作。他一下飞机就直奔上海的CBD找办公室,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感到无比亲切,迫不及待地想把好的品质和健康生活的方式在这个城市里发扬”。一个月后,他在网上看到了Geoffrey的留言,那时候还没有俱乐部的形式,只有几个爱跑步的小伙子不定时地约了一起在世纪公园跑,空的时候组织一些其他活动。Kevin第一次参加的是他们在共青森林公园的野餐活动,他的加入让这支松散的小队伍一下子有了国际套路。Kevin有马拉松训练经验,从2002年底开始,他为马拉松比赛做了半年左右的训练,每周训练跑70公里左右,加上2~3公里游泳,100公里左右自行车。2003年5月,他从铺着鹅卵石的古城布拉格出发,完成了42.195公里的捷克马拉松。之所以没有在伦敦参加马拉松比赛,是因为伦敦马拉松只接受4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跑步爱好者。其中3万个名额是给慈善人士的,就是每个人至少要给某个慈善机构募捐到1500英镑(大约2.25万人民币)才有资格参赛。另外1万个名额就是大家抽签了,每年至少有4万名以上的爱好者报名,所以抽中的几率只有四分之一都不到。他和他的3个同学一个都没被抽中,而捷克马拉松报名没有限制,只需交60欧元报名费就可以参加了。他也了解俱乐部的组织形式,懂得给松散的俱乐部加入一些固定动作,比如跑到终点时大家都习惯性地拍一下立在7号门外的灯柱表示结束和庆祝,他甚至有自己明确的理念并懂得宣讲,“不用交会费,不用事先约定,时间都是固定的,你可以来跑,也可以直接来吃饭,也可以不吃,餐费只在人均20元左右”。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