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和晏
2018-07-02·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4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曾力工作室的书架上有好几本贝歇夫妇的黑白摄影集,在冬天铅灰的天空下,厂房、水塔、冷却塔、鼓风炉、石灰窑这些庞大的工业建筑物异常清晰地展示着它们的存在。40多年来,伯纳德·贝歇(Bernd Becher)和希拉·贝歇(Hilla Becher)几乎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系统地拍摄那些正在从现代城市消失的工业建筑,再按照构造的相似将照片分组,来建立一个清楚的分门别类。1996年退休之前,这对被认为开创了“摄影类型学”的夫妇一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杜塞尔多夫往东的几公里处,就是德国过去最重要的工业中心鲁尔城。
大概一个月前,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举办了曾力的作品展《愚公的时代》,这是沪申画廊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摄影个展,香港MCCM Creations出版机构出版的同名摄影集也同时上市。从北京城的居民楼、正在拆除的胡同到贵州的三线工厂,160幅照片被收录在那本宽尺幅的沉重书册里,按照曾力自己的表述,大概从1997年开始,因为北京城的迅速变化,他产生了为一个城市环境的变迁留下长久的视觉文献的想法。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的曾力现在任职于北京人艺剧院,大概5年前,他曾经自发地完成了一个从东便门以西到崇文门三角地带明城墙遗址公园的修建方案——分别用几百米长的透明玻璃城墙连接起3段残留的城墙垛。在他的设想中,3层高的玻璃墙体内部可以用作“梁思成纪念馆”等展览空间,活动的玻璃墙面像推拉门一样打开推移构成不同尺寸的舞台,所以,这里也可以是一个城墙剧场。
发表文章9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