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02·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6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崔峤
(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
电影
戈达尔曾经宣称:“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阿鲁斯达米。”作为电影大师,阿巴斯得到了太多的称赞,马丁·斯科西斯、黑泽明、贝托鲁奇、昆汀·塔伦蒂诺都是极尽赞美之辞:“电影很少能够创造奇迹,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基阿鲁斯达米代表了电影艺术性的最高水准……”一向低调的阿巴斯总是推托:“这种赞美也许在我死之后更合适。”他是一个孤独症患者:“从上小学一直到六年级,我没跟任何人说过话。是的,跟谁都没说过话,甚至没向一个同学说过‘借你的橡皮头铅笔使使’这样的话,也没向同学问过作业。我只是一个人去上学,又一个人回家。然而,我却记得,就在那个我上了六年学却没有与人说过话的学校,一天,念祈祷语的那个孩子没来上学,大家就说,让另一个同学来念祈祷,我上去了。这非常令人吃惊。因为这之前没人听到过我的声音。”
因为电影,他的“声音”跨越国界、政治让无数人关注,却从来不因各种外在而偏失于他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近年来,阿巴斯经常很个人化地采用DV而能更自由和深入,2003年向小津安二郎致敬的《五》饱含哲学性,让人感悟至深:“我曾读过一个老故事,有只鸟儿说:谁想在苍穹最高处翱翔,就必须忘记地上的谷粒。所以,人为了达到目的必须把一些纠缠于身的东西丢在一边。一个寻求有价值的东西的人,必须忽视其他一些东西。当今,可以看到两类影片,一类是让你看了后精力无比旺盛的电影,另一类是看了后甚至连汽车驶过的声音都会让你神经过敏的电影。然而,我却喜欢一些给人安宁的东西,刺激人们的情感反应完全违背我的审美个性,因为激奋一下达到高潮又突然沉寂下来,而宁静却促使我们去沉思。我反对玩弄感情,将感情当作人质。当观众不再忍受这种感情勒索的时候,他们就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能以更加自觉的眼光看事物。当我们不再屈从于温情主义,我们就能把握自己,把握我们周围的世界。”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