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06·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3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朱步冲)
“超人能够拯救地球,但恐怕救不了好莱坞”,这个夏天的好莱坞确实很郁闷,被媒体称为“夏日收款机”的假日大制作电影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变成了鸡肋,它们甚至不再是票房的保证。以往一部电影带来的赢利就可能使发行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变得体面起来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利用《超人归来》的首映周狂赚8400万美元之前,华纳已经被《本能2》区区3800万美元的票房搞得灰头土脸,同样郁闷的还包括被《海神号》和《职业特工队3》拖累的派拉蒙。好莱坞的观察家在痛斥六大制片场之余,又感叹起去年的风光:耗资4.5亿美元的《金刚》、《星战前传Ⅲ》和《世界大战》的3部巨片,总共创造了19.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440%。英国《每日镜报》记者大卫·爱德华兹已经幸灾乐祸地撰写社论说,未来两三年内恐怕是这些美国电影恐龙最后的活动时期了,届时那些被美国娱乐巨头压制许久的欧洲电影、独立电影将会像白垩纪幸存下来的小型哺乳动物一样最终主宰银幕。
为了重新获取与观众引发“化学反应”的秘方,包括沃顿商学院教授约和华·艾伯格和哈佛商学院教授安妮塔·埃尔伯斯在内的一批学人专家受美国电影协会之约,写出了一篇名为《电影工业:争议性问题以及研究新方向》的长篇调查报告,试图为好莱坞开出一剂良药;其中既有诸如“汤姆·克鲁斯加凯特·赫尔姆斯加浪漫喜剧主题等于3.4亿美元总收入”这样的量化数学公式,也有大量根据消费心理学得出的模糊结论。比如《古墓丽影》中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劳拉紧身衣领口的高度,或者《夜魔侠:魅影归来》这样能够引发神秘性暗示的片名,都会使得12~18岁的青少年观众——这些夏日票房炸弹的核心消费者——的数量出现百万人次级的波动。的确,根据美国在线电影票房统计机构Exhibitor Relations公布的结果,《超人归来》的票房收入之所以差强人意,就因为许多年龄在12~16岁之间的观众是看着《蜘蛛侠》和《X战警》长起来的,对老超人没有太多心理共鸣,他们认为导演布莱恩·辛格的叙事既冗长又嗦,而布兰登·罗斯那身超人服也不够酷。正如保罗·福塞尔在《恶俗》中指责的那样,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并非是为成年人提供的成熟的叙述和表演,而是儿童的卡通连环画式的刺激,然而儿童显然也不是光靠一套把戏就能稳住的:自从2003年以来,美国中青年男性观看电影数量已经下降了24%,比起电影、网络、家庭娱乐中心,视频游戏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一核心消费群体的流失直接导致了整体票房的委顿:美国前25周的电影票房大约是46亿美元,比去年上升了5%,但仍要低于2004年的水平。
孩子既然靠不住,今年好莱坞也开始试图让自己的观众多层次化,例如针对已婚青年夫妻的《分手男女》,以及中产阶级上班族的《穿Prada的恶魔》,然而出于投资谨慎,各种热门电影续集、前传以及畅销小说和经典影片的改拍仍然占据了主流,“好莱坞现在似乎只有五六个故事套路可以讲,对特技的依赖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纽约时报》的影评人大卫·安德森说。3年前,《终结者3:机器的复兴》,在电脑特效上花费了2800万美元,是1984年《终结者》第一集整部电影预算的4倍。为了这些雷同的故事能够深入人心,每部影片的宣传费用已经涨到了惊人的3400万美元。尽管如此,今日的票房炸弹最成功的利润率也不超过500%,只有20年前《ET》和《印第安纳琼斯》系列成绩的1/5。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