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餐厅革命也疯狂

作者:曾焱

2018-07-17·阅读时长5分钟

43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7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曾焱)

“C”一代

我们的时尚指南还在谆谆教导白领如何熟记繁琐的法式大餐礼仪,努力辨识菜单上那些古怪可怕的菜名,巴黎最新的生活杂志已经开始煽动商界成功人士挑战自己的餐厅定位。比如对于和客户共进的程式化的商务午餐,作者有以下居心叵测的建议:1.为什么一定要点菜单上最贵、原料描述最深奥的那一道呢?不要顾忌服务生有杀伤力的目光,那只是他们的圈套。如果你点了一道美味又经济的菜,也许客户会认同你在生意场上也有这样的潜力。2.为什么一定要选择那些冠冕堂皇的主题餐厅?为什么一定要牛排或者勃艮第葡萄酒炖小牛肉呢?公司楼下的新型快餐酒吧也很好。一份三明治,一盘蔬菜沙拉,一杯精心调配的营养果汁,足以让你和客户有一次健康愉快的沟通。3.如果并不觉得饿,为什么一定要准时去餐厅呢?在下午两点以后再进去,也许会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愉快用餐经历。

全世界的厨界或多或少都染上了法国美食的奢华和排场,但现在是法国人自己开始无心恋栈了。鼓动食客反抗餐桌带来的沉重负担只是其一,真正的挑战来自餐厅最有权力的枢纽部位:大厨。去年8月巴黎《新观察家》杂志报道了这场法国“新烹调”革命。革命者并非一无所有,他们虽然大多只有40岁左右,但都已经拥有自己的餐厅,而且在当地食客中口碑极佳。领军人物中有一位名叫阿兰·桑德伦斯(Alain Senderens)的,在法国厨界可以排进前十名,头上有米其林颁给的三星光环,雅高集团在上海的豪华酒店开张之时曾邀请他到场秀过手艺。阿兰却对法国餐厅普遍的装腔作势极其不满,认定根源便是被奉若圣经的《米其林指南》这类美食权威,曾声称要将三颗星还给米其林,把法国美食界搅得很不安宁。以他为代表的新一代厨师讨厌《米其林》多年来繁殖成功的美食体系,认为它面目可憎如同政治游戏,以华丽魔棒误导厨师们假想出一类食客,迎合他们,而这些虚拟食客和真正的大众口味并不相干。阿兰的地位使他们这场餐厅革命有了象征性,他首先在自己的三星餐厅Lucas Carton进行了试验:终结那些刻板繁琐的上菜仪式,两个服务生可以完成的工作绝不添加第三个。为账单减肥,改变高级餐厅收巨额小费的恶习,那些慷慨或者被迫慷慨的顾客从前可能要为一顿100欧元的用餐支付300欧元,现在掏钱包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30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18个食客

王世襄、蔡澜、盛中国、沈宏非······

43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