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8·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6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孟静)
嘉里中心会议厅,一个冲击吉尼斯纪录的项目正在启动,这次是做世界上最大、重达10吨的冰淇淋蛋糕,在一个玻璃车间外可以观看到工人的制作过程,如果没有背景介绍,你不会想到这是一个话剧演出前的噱头之一,只是因为《魔山》的英文名字译作“冰淇淋山”。
2006年1月20日在首都体育馆演出的儿童剧《魔山》是第一部在体育馆演出的话剧,“如果《雪狼湖》也算话剧的话,它就是第二部”。《魔山》的编剧史航说。《魔山》项目负责人张洪生说:首体有15000个座位,是普通话剧院的十倍。这部投资近千万的儿童剧有很多宣传办法,比如制作了“魔山”彩铃,找人模仿单田芳的声音说:“您打的这个电话就在魔山下候着,接得了接不了可得等下回打电话再说。”另一首是HIP-POP歌曲,由一个唱腔很像周杰伦的人反复唱“魔山、魔山”,负责该剧宣传的储智勇说,就是搞强迫记忆,让大家记住这个名字。
新浪上还开了一个以《魔山》主角小熊派派为名的博客,无论彩铃还是博客,都不是儿童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主办方北京儿艺总经理王莹说,现在的儿童远比我们想象得要超前,3岁以上的孩子就会上网,大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拥有手机,所以这些宣传方式并不是黑暗中向瞎子抛媚眼。儿童剧的票房主要取决于家长,他们会上网和使用手机,另外一部分观众是那些拒绝长大的成年人,他们在上一部戏里生产了一种吸管杯,王莹就看到一个未婚女性买了很多收藏。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