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小吃客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8·阅读时长3分钟

4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6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殳俏)

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里,小女孩珊珊在一次饭局中,当着众大人的面挑剔饭菜的美中不足:“这尾七星斑太大了,两斤上下,正好。”因此招来她外婆的一顿教训:“小孩子吃饭,嘴挑成这样,将来长大嫁不出去。”

中国人对于深谙美食之道的小孩,一直怀着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是不由自主的骄傲——懂得什么是好吃的,这也是家教的一部分,并且折射出家庭条件的优渥,但另一方面,则是诸如嫁不出去之类的烦恼——一个在嘴巴上挑剔的人,在生活的各方面无疑也是挑剔的,对这样的金枝玉叶,长辈们当然会担心不已,希望她在未来的生活中,做人粗茶淡饭的就好。

张爱玲在她小的时候,算是一个典型的小吃客。“我就算是嘴刁了,八九岁有一次吃鸡汤,说‘有药味,怪味道’。家里人都说没什么。我母亲不放心,叫人去问厨子一声。厨子说这只鸡是两三天前买来养在院子里,看它垂头丧气的仿佛有病,给它吃了‘二天油’,像万金油、玉树神油一类的油膏。我母亲没说什么。我把脸埋在饭碗里扒饭,得意得飘飘欲仙,是有生以来最大的光荣。”张爱玲假作闷头吃饭,实则得意得不行。但大人在褒扬她的同时,也教她“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道理。后来张爱玲于1995年孤独死于美国的公寓中,邻居们翻出了她的垃圾袋,尽是些大众品牌的牛奶、白脱、速泡燕麦片、一小瓶即食波兰小香肠,还有些已变质过期的速冻意大利菜肉饺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再计较味道,与其童年时代的至精至贵比起来实在显得过于凄凉。而小吃客和小吃客的父母们必须时时担心的也莫过于这样的情形:一朝一夕吃美食,未见得就可以一生一世吃美食,此种极端的境况不见得发生在每一个小吃客身上,但他们此生除了吃,学到的最大本领应是隐忍。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