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受益最多者该承担最大风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8·阅读时长1分钟

236人看过

(文 / 北京 毛飞)


由于未按合同约定归还国家助学贷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23名本科毕业生被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昌平支行告上了法庭。想想法庭上对峙的原告和被告,心里实在有些不是滋味。在北京、上海等高校集中的大城市,助学贷款的不良率高达20%~40%。在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银行的追贷成本远大于贷款本金。除了求助于司法机关,银行实在没有更好选择。大学生违约欠贷,有些是诚信意识淡薄的恶意拖欠,但还有很多是还款能力不足的无奈选择。尽管国家教育部门一直在“强推”助学贷款,但想想对簿公堂的银行和学生,不得不承认,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风险分布是完全倒置的。

尽管全国大学几百亿的年收费是笔糊涂账,但收费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想收多少就能收多少;助学贷款看似落到学生手里,其实是进了学校的账户。可是,一旦出现欠贷行为,腰包里装了银行资金的学校却不承担任何实质性的责任,既不用掏钱还债,也不用帮银行追贷,空背一个“担保”的名头,却一星半点的损失都没有。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