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03·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7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朱步冲)
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有一句至理名言,“来自非洲的东西,总是新颖的”。这个脑容量在320至380毫升之间,只具备猿类水平但又具有类似人类短平脸颊的生物,被它的发现者亲切地呢称为“托迈”。由于“托迈”不属于任何已知的猿人种类,科学家们不得不将它命名为“撒海尔人乍得种”。尽管化石缺乏火山灰同位素这种人类学家们惯用的测定化石年代的媒介,但与“托迈”同时出土的鳄鱼、大象等动物化石,适时地弥补了这一缺憾。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托迈”可能是一个雄性原始人类,大小和现代黑猩猩差不多,生活在距今600万至700万年前西非。布律内教授在报告中兴奋地宣称:“这种新的原始人类展示了完整的原始起源的特征,表明了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强烈动摇了我们原先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
并不是每位学者都对“托迈”的问世欢欣鼓舞。这个头骨出土消息刚问世,供职于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布里奇特·斯奈特就表示了她的不同意见:“托迈”并非人科动物,而是一类已经灭绝的非洲猿类。斯奈特的理由是“托迈”拥有较小的犬齿,这是雌性猿类的显著特征。密苏里大学的人类学家卡罗尔·沃德也持有同样看法。为此布律内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立刻发表声明反驳这些观点。布律内的支持者也不乏其人,哈佛大学古人类学家丹尼尔·里勃曼就认为:“这无疑是近百年来最伟大的古生物学大发现。”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人类演化专家伊恩·塔特萨尔也称其为“非凡的成就”。《自然》杂志古生物学编辑亨利·基说,尽管它的头盖骨化石很像猿类,但从随后发现的下颚骨化石看,牙齿排列得非常紧凑,所以他断定,较之与其他动物的关系,“托迈”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